抗生素研究进展


   抗生素是抗菌促生长添加剂的主体,可治疗许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从而显著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效率。但抗生素的长期普遍使用可能造成在动物产品(肉、奶、蛋)中的残留及使动物产生抗药性,直接或间接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引起人类慢性中毒、抗药性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弊端。因此,近年来对抗生素的使用有很大的争议,人们争议的焦点是:怎样有效地消除可能存在的药物残留?带有抗生素的饲料是否会引起抗药性细菌的生长并通过畜禽产品将这种抗药性转移给人?对此有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一是大多数抗生素添加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为它们只有少量(最多10%)在动物肠道内被吸收,人类细菌的耐药性主要来自非动物途径。二是药物在畜禽体内的残留客观存在,它必将间接影响人类健康,并且细菌在动物体内逐步获得的抗药性有可能通过抗性因子(R因子)转移给人。以上争论最终要靠科学事实加以解决,但争论本身表明,人们在认可抗生素促生长作用的同时,已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怀疑。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