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君 才
( 广西饲料添加剂研究开发中心 邮编 530001 )
摘要 评述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生产现状,指出存在品种少、技术落后、缺少创新等问题,提出了重点开发的产品等建议。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发展现状 对策
1.前言
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从8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目前年产量为25万吨以上,年产值50亿元,已能生产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矿物元素以及其它非营养性添加剂在内的18大类约百种产品。批准使用的品种为80余个,其中国内生产并已制订标准的仅40多个,其余是批准进口的国外产品。每年进口饲料添加剂无论从品种上、数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是很大的,远远满足不了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需要。
2.我国饲料添加剂生产的现状
2.1维生素类
维生素是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用量很少,但由于它的特殊生理功能,饲效显著,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维持健康和繁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是必不可少的。用量最大的是氯化胆碱,也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产品。各地已建设了十几个生产厂点,生产已趋于规模化、现代化,但由于原料供应不足,未能满负荷生产。烟酸及烟酰胺、Vc等国内生产厂家不少,但我国生产的维生素多为医药级,且数量不足, 价格高, 因此饲用维生素大量依靠进口。
2.2氨基酸类
我国饲用氨基酸主要是蛋氨酸和赖氨酸。天津化工厂从法国引进1万吨/年蛋氨酸生产装置,另已有三套3000吨/年以上的赖氨酸生产厂:广西赖氨酸厂(5000吨/年)、中外合资泉州大泉赖氨酸有限公司(5000吨/年)、四川化工厂与日本味之素公司合资的赖氨酸厂(6000吨/年)。尽管如此,市场缺口仍然很大。
2.3矿物元素
矿物质饲料添加剂是用量最大、使用最普遍的一类饲料添加剂,用量约占饲料添加剂总耗量60%以上,其中以磷酸氢钙为主的磷酸盐类耗量最大,总生产能力约16万吨/年,其它微量元素约为3~4吨/年。
2.4其它非营养性添加剂
2.4.1抗生素、抗菌素
抑菌促长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已达半个多世纪,时间长,范围广,创效显著,争论也最多。主要有大环内脂类、氨基糖苷类、聚醚类、多肽类及四环素类。合成抗菌素我国只批准使用喹乙醇,生产厂家比较多,可出口。
2.4.2驱虫保健剂
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中,寄生虫品种繁多,分布面广,危害严重,一旦发病,传染快,导致减产以致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而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很重要。驱虫药的种类很多,但一般毒性大,只能在发病时作为药物短期使用,不能长期加在饲料中作添加剂使用。我国主要产品有咪唑类、阿维菌素、噻烯氢嘧啶、越霉素A、克球粉、球痢灵、海南霉素、盐霉素、马杜霉素铵、三字球虫粉、二甲硫胺、尼卡巴嗪等。
2.4.3抗氧化剂、防霉剂
空气中的氧是造成饲料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变质腐败的诱因。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即可防止饲料氧化变质。最常用的是抗氧喹(EMQ),其它品种有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叔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脂(PG)、生育酚混合浓缩物(VE)。目前市面上主要是以抗氧喹为主的复合抗氧剂,进口产品较多,如珊多喹、鲜灵、抗氧安、保乐鲜、克氧等。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在近年来为填补这一空白进行了开发研究,如上海长征第二化工厂成功合成了抗氧化原料乙氧喹,南通、广州都有抗氧喹散剂生产。
饲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因微生物的繁殖而产生腐败霉变,在雨季和夏季生产和储存的配合饲料都要加入防霉剂。国内防霉剂大多用进口丙酸及丙酸盐类,其它品种还有苯甲酸、富马酸、三梨酸等产品。目前国内不少厂家开发生产双乙酸钠作为防霉剂使用。
3.主要问题和差距
饲料添加剂的滞后发展,导致产品品种和数量的不足,将是中长期制约我国配合饲料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近年来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主要表现在:
3.1品种少、数量少
国内批准使用的品种约百种,而美国约有250个,日本约120个,欧共体约260~270个。此外,总产量低,很多品种,包括原料均依靠进口。
3.2资金不足、技术落后
基于饲料添加剂对于饲料工业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将其作为高科技项目,十分重视其开发。我国经济及技术力量相对发达国家明显落后,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仍未摆脱成本高、依赖进口的局面。尽管我国目前有饲料添加剂生产厂家千余家,但规模小,大多重复生产,条块分割严重,行业管理不规范。
3.3缺少创新、仿制为主
我国目前生产的品种,主要以仿制为主,极少创新。生物工程技术产品及药物添加剂由于具有低污染、无毒广谱等特点,有较好的开发前景,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开拓创造性的研究领域。
4.发展建议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表明我国政府对饲料工业发展非常重视。未来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应积极开发新技术,增加经费投入,吸引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设备,加强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4.1发展饲料药物添加剂
应开发对人畜和环境无害,不易产生耐药性,残留很少或不残留于畜禽组织中的抗菌素和驱虫保健剂。微生物添加剂和中草药添加剂无毒无副作用,也不残留,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4.2大力发展氨基酸工业
因国产蛋氨酸、赖氨酸年产生能力尚不足2万吨,需求量约为10万吨,缺口很大,故应大力发展氨基酸工业,进一步引进蛋氨酸3~5万吨/年的生产装置,另外还要扩大赖氨酸生产,降低成本,使产酸率和提取率有所提高。
4.3矿物元素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品种问题,国外批准的品种都在30~40个以上,而我国至今才10个。我国批准使用的铜、铁、锌、锰都仅是硫酸盐,国外则有氧化物、氯化物、碳酸盐,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国外已越来越多地增加使用有机酸的盐类或氨基酸盐类,如柠檬酸盐、乳酸盐、烟酸盐、氨基酸螯合物。它们除了补充常量或微量元素外,还可提供营养性成分,因此扩大矿物质元素添加剂的品种是值得积极开发研究的,使得矿物元素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此外,矿物元素添加剂的生产必须严格质量监测,不少厂家生产或使用工业级的产品替代饲料级的产品,尽管短期内看不出问题,但日积月累,畜禽产品重金属残留量高,最终危害到人民的身体健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4非营养性添加剂的发展方向
发展以乙氧喹为主的抗氧化剂品种,它的价格较低,效果较好,在国外饲料工业中使用也最普遍。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以乙氧喹为主的采用多种抗氧化剂组成有协同作用的复合抗氧化剂。
防霉剂可考虑引进丙酸生产的部分关键设备,使之与国内技术配套,以形成生产能力,改变完全依靠进口的状况。应当把组建羰基合成法生产丙酸的大型装置当作饲料工业的一件大事来抓。此外,甲酸钙、双乙酸钠在饲料中,特别是在青贮饲料中的开发应用也值得注意。
非蛋白氮添加剂是补充蛋白质的重要途径,主要品种是尿素。为了防止饲喂尿素不当可能引起中毒,应开发应用安全型非蛋白氮添加剂,但关键是其价格,如果大 大高于尿素的话,则在经济上不易过关。内蒙、广西等地已将磷酸脲用于奶牛的饲养生产。
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利用基因重组、细胞融合、细胞大面积培养等先进技术培育新菌种,提高饲料效果。
参考文献:
1. 华昊 . 中国化工市场快迅 . 1999.(23):28~30
2. 余红等 . 湖南化工 . 1997. (3):21~22
3. 王刚等 . 饲料研究 . 1999. (1):28~29
4. 李美同. 等. 饲料添加剂.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附英文标题及摘要: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eed Additive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hen Juncai
Guangxi Centr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Feed Additives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eed additive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are less of variety, backword in technology and lack of innovatio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the major products that should be developed are put forword.
Keywords: feed additiv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作者信息:
沈君才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望州路北二里7号广西化工研究院
邮编:530001
电话:0771-3316096-2211
E-mail: gxrici@public.nn.g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