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创历史新高

 

  济源市立足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采取政策引导,技术指导,机制创新,禁烧督导等有力措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创历史新高,今年的玉米青贮从8月上旬开始,比往年提前半个多月,全市共出动铡草机400多台、铲车12台、参与收贮人员2000多人,贮制玉米秸秆15万吨,较2008年提高2层,秸秆饲用率达40%以上,其中带穗青贮4万吨,较2008年翻了一番,形成了奶牛等草食畜发展与秸秆青贮利用互为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今年是济源秸秆青贮行动最早、参与人员最多、机械使用率最高、贮制量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
  一、以政策奖补为重点,引导奶牛规模发展
近年来,济源市坚持把奶牛规模化发展作为推动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进行强力扶持,2005年至2008年,先后投入600多万元用于奶牛标准场区建设奖补。2008年,出台秸秆青贮补贴政策,凡奶牛饲养场户,每青贮一方玉米秸秆补助30元。2009年,又出台奶牛补助政策,对按标准建设存栏500头以上的奶牛场区,每购进一头合格奶牛,市财政补助1000元。在政策引导下,济源市奶牛饲养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已建规模奶牛场区12个,其中500头以上5个、1000头以上1个,并正在筹建5000头奶牛场,年底奶牛存栏将达到10000头。
  二、以技术服务为重点,推广玉米带穗青贮
  今年,济源市把玉米带穗青贮作为主推技术,在奶牛场区进行强力推广,分别于4月中旬和8月中旬,组织各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骨干和奶牛场区负责人、技术员举办两期技术培训。从饲用玉米品种选择、适宜收割时间、青贮关键技术到青贮质量评定进行全面培训,并印发2000多份宣传材料,宣传玉米带穗青贮的好处。9月上旬又组织奶牛场区负责人到中源农牧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利用专用青贮玉米饲喂奶牛的经验。通过参观培训,提高大家对玉米带穗青贮重要性的认识和搞好带穗青贮的信心。
  三、以机制创新为重点,提升秸秆青贮质量
  在带穗玉米秸秆收购过程中,为防止部分农户以小穗顶大穗、以空穗冒充有穗,济源市以金河奶牛场为试点,实行抽样定级,探索出了一条以质定价的好机制、好办法。即制定带穗玉米秸秆收购价,每吨60至210元,凡送往牛场的秸秆每车必检,一车一价,由牛场和农户各抽若干株,每发现一株空穗,扣减10元,直至扣减到60元为止。这个办法的运行,有效地保证了带穗玉米收购质量,并很快在几个规模场推广开来。
  在秸秆加工过程中,过去,牛场都按工作时间支付铡切人员报酬,工作效率低。今年,奶牛场按照实际铡切数量多少支付铡切人员报酬,每吨130—150元,多劳多得,铡切速度提高了很多。金水奶牛场半个月贮制5000多吨。
在青贮组织上,过去只要养奶牛就得青贮,今年,济源市推广金河奶业公司“统一青贮、分户使用”的办法,即由公司统一建池、统一组织青贮,并核定制作成本,然后以成本价供应所属饲养户。这样,不但减少了饲养户的劳动量,而且由于大规模青贮,机械化作业,制作的青贮草质量也高,集中使用还可有效杜绝青贮草二次发酵。
   四、以督查奖罚为重点,促进秸秆青贮利用
  为杜绝焚烧秸秆现象发生,促进秸秆资源有效利用,济源市委、市政府除出台扶持政策外,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奖罚措施。今年三秋期间,采取镇(办)包村、市职能部门包镇(办)的管理责任制,由市督查局、环保局、畜牧局三家联合组成禁烧督查组,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焚烧秸秆进行严管重罚,每发现一起罚款3万元。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济源市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出现了山区秸秆下平原进牛场的新景象。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