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结合中行业间物质流或营养素流交换最广泛、最紧密的是牛草结合。牛可概括为:水牛、牦牛、肉牛、奶牛,草则泛指可供牛的饲草类的各种植株:牧草、作物秸秆、灌丛和乔木枝叶。灌木中如柠条,在经过揉搓加工后(见图)作为饲草已有开发。把桑树枝叶当作优质饲草尚鲜为人知,然而笔者偶尔也曾在湘西新晃民间见到养牛户用于肥牛。
图为柠条揉碎成青草状
种树不仅可以绿化、防风、涵养水分,同时也可提供高蛋白饲料,桑树就是多能的树种。桑树是抗旱的树种, 200 多毫米雨量能存活,在北京市大兴为干旱地区,用种桑来固沙,桑树在干旱地能成林,又可提供桑果,即生产桑葚;树叶为蛋白质饲料,使得生态和经济双得益,受到联合国工发组织绿色专家委员会重视,建立了科技园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对今后发展有更深刻意义。我们提倡桑园牛场,使种桑发展带动新产业。种桑潜力大,桑叶产量高,桑叶亩产量为 3000kg ,为丰产树种,其蛋白质含量达到 15.0%~33.6% 。嫩枝产量为亩产 4000kg ,蛋白质含量达到 8%~27.6% ,是牛喜爱的饲草料。作为乔灌草三结合的一种结构来提出,发展草食动物,提承村镇农业经济实力,转为倡导,欢迎大企业来实施,带动农牧民致富。
然而,上世纪末联合国就在杭州召开桑树畜牧利用会议大力推荐种桑养牛,为发展中国家支农的项目之一。利用桑叶延长桑树的产业链,大有作为。我国是桑树古国,老资源新开发,也是致富干旱地区的新行业,种桑养牛可谓是创举,大规模种植是蕴涵巨大商机的产业,宜大力推广之。
养牛业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环境优化的产业、是农牧结合产值倍增的产业。桑园牛场是一种可推介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