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是在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全国唯一锡伯民族自治地方 ) 土生土长的锡伯族退休干部,年近七旬,曾长期在生我养我的家乡从事新闻宣传和事业建设工作。我出身贫寒,是党和人民一手抚育我成长。从初中到大学,靠人民的血汗钱——助学金,完成了学业,走上工作岗位。“点滴之恩,涌泉相报”,是我一生心愿。基于此,在岗工作期间,向父老乡亲竭尽全力宣传致富之道。 1999 年退休后,继续为他们探索治穷致富门路。 对于农业、牧业,我是门外汉。我有幸遇到中国农科院陈幼春和孙鸿良二老作为我的良师益友。在他们热忱帮助、指导、鼓舞之下,我一边埋头从头学习,一边下苦功夫认真实践,经过七、八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掌握了麦茬地复播籽粒苋,有效解决养牛所需饲草料的低成本、高产出的栽培技术。我确信,此技术省工、省时、省钱和省心,易于操作,父老乡亲完全可以用它来较轻松地解决饲草料来养牛,既为国家作贡献,又为自己大幅度增加收入,较稳当地实现他们致富奔小康的美梦。 现将我实践总结的、学习感悟的东西写出来,向大家汇报。我真诚希望得到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指点,更希望农民兄弟早日从中受益。 1 发展农区畜牧业正是时候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重中之重。在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不足,生态遭受破坏的今天,农民靠种地增加收入,越来越困难。我们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地方,水土资源情况相对较好。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去年的农牧民人均收入才达 2966 元。农民人均承包耕地面积有 5 亩。种植农作物经济效益如下表: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2005 ~ 2006 年度 主要农作物成本核算筒表 单位:亩、 kg 、元
2003 年度,全县国民生产总值 6 . 13 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 4 . 0l 亿元,其中牧业产值 1 . 4 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不到 30 %,工业产值 2 . 2 亿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5 个县 ( 市 ) 中,我们县农作物播种面积排在第 29 位,其中粮食播种面积排在第 20 位,粮食产量居第 26 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排在第 50 位,财政收入为 2245 万元,居第 56 位,财政自给率只有 14 . 12 %,农牧民纯收入为 2186 元,是一个典型的“边、少、穷”的国家级贫困县。过去,地广人少,自然条件好,基本上风调雨顺,只要没有战乱和人祸,人民完全可以靠种地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农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赶上现时的生产、生活形势,需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而这也需要时间。当前,想方设法让他们增加收入,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