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标准的含义


 

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作出规定,用以指导动物饲养的基本标准。饲养标准的指标大都以一定形式表格公布,并附文字说明。

饲养标准是动物营养需要研究应用于动物饲养实践的权威表述,反映了动物维持和生产(生长、产蛋、泌乳、产毛等)对饲养及营养物质的客观要求,高度概括和总结了营养研究和生产实践的最新进展,有很强的科学性、广泛的指导性,它是动物生产计划中组织饲料供给、设计饲料配方、生产全价饲料和对动物实施标准化饲养的技术指南和科学依据。饲养标准一般公布能量、粗蛋白、10种必须氨基酸、6种常量元素(钙、磷、钾、钠、氯、镁)、6种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硒、碘)、13种维生素和一种必须脂肪酸,共计30余种营养素指标。当前最完整、最有权威和最具代表性的营养需要标准是美国科学院的全国理事会公布的系列标准,简称NRC标准,包括猪、家禽、奶牛、兔、绵羊等 动物,其次是英国农业研究理事会公布的标准,简称ARC标准。我国已公布猪、鸡、奶牛等动物的饲养标准。

在饲养标准中常用到很多名词,下面介绍一些常用名词的含义:

1、消化能: 是指饲料总能(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中减去粪能值后的能值,也称表观代谢能。猪的饲养标准多采用消化能。

2、代谢能:  从饲料总能中减去粪能和尿能(对反刍动物还要减去甲烷能)后的能值,亦称为表现代谢能。家禽一般采用代谢能,猪也可用代谢能。

3、总磷: 只饲料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总和。

4、有效磷:    饲料总磷中可为饲养动物利用的部分,非植物磷近似有效磷,可依饲喂对象的不同相应折扣。

5、粗蛋白:   饲料中含氮量乘以6。25。

6、国际单位:  是表示维生素生活活性的一种单位。

7、国际雏鸡单位:  以0。025微克结晶维生素D2对雏鸡所产生的作用为一个国际雏鸡单位。

在配制饲料时,要根据被饲动物的种类来查找饲养标准。比如,配制奶牛的饲料,要查找奶牛的 饲养标准,不能用肉牛的饲养标准。配制肉鸡的饲料,应查找肉鸡的饲养标准,而不能用蛋鸡的饲养标准。动物处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在查饲养标准时,要根据这一特点查用不同的饲养标准。比如,猪可分为仔猪

生长肥育猪、妊娠母猪等不同的生理阶段。

在饲养标准中,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指标是基本需要量,即需要量的下限,不包括保险系数,实际应用的的饲养标准常常是营养需要量加上一定的保险系数,增加保险系数的理由如下:动物个体差异;饲料及营养素含量和可利用性变化对需要量的影响;饲料加工储藏中的损失;环境因素、应激等。

在饲养实践中,经济问题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比如,一个猪场经营的目的是在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单纯的生产最多产品,因此,实际中,应根据动物的特性和市场制定相应饲养标准。饲养标准并未表明饲料适口性,物理性质(如容积)等因素。在应用饲养标准时,也应当充分考虑。此外,饲养标准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和科学水平制定的,有其时效性,随这条件的变化(如品种、饲料资源、营养科学等的发展)饲养标准也应补充和修订。应引用最新的饲养标准,并根据最新营养技术进展,对饲养标准进行调整。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