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大扶持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6月底以来,山东及全国各地肉价又再度上涨。省城银座超市,普通猪肉零售价每斤涨了1元多,一知名品牌的肋排高达每斤16.2元。济宁市生猪价格每斤高达7元左右。广州最大生猪批发市场——嘉禾生猪批发市场生猪批发价格已飙升至8.04元/斤。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售价高达17.5元/公斤。
  对于猪肉价格屡创新高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消费价格调查处副处长王延芳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货源减少。养猪成本的增加和动物疾病的影响,对肉价上涨也起到推动作用。具体到6月底以来的本轮肉价上涨,这跟南方自然灾害、猪肉大量外调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于6月底的这轮肉价上涨风波,得利斯集团畜牧科技总公司的总经理任相全表示,主要原因是中央储备肉基地封仓引起的。今年5月下旬,国家有关部门曾经透露必要时动用中央储备肉。受这个消息影响,一些囤栏的养殖户怕肉价降下来,就把猪投放到了市场,甚至有些还未长成的猪也提前出栏。可以说,6月份肉价的短暂下降只是表象。但后来有关部门经过综合考虑并没轻易动用储备肉,而是考虑靠价格杠杆来调节市场。这样一来,本应7月份出栏的猪6月份就已经卖了,有些养殖户趁机投机囤栏,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肉价必然重新上涨。肉价回落应该在2008年春节前后。
  市场供需矛盾短期难以解决。省畜牧办副主任张洪本表示,猪肉价格一般按照“低谷—波峰—低谷”的价格周期进行波动,生猪价格的一个循环周期一般为2.5—3年。2005年,肉价开始了持续下跌,2007年,又回升到了历史最高峰,正好符合这个规律,现在正好是这个价格周期的尾部。目前猪肉价格的大起,正是前些年的大落造成的。实际上目前我省仔猪市场依然比较冷清。前几年,生猪市场的持续低迷,打击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由于养殖户管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因疾病造成生猪死亡,使不少养猪户血本无归,甚至破产。至今一提养猪,他们还心有余悸,即使猪肉涨价,他们也不为所动。省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曲绪仙认为,就目前来看,政府部门采取的紧急措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毕竟市场供求矛盾依然存在,短期是难以彻底解决的,最快也要半年时间以上。而且生猪出栏旺季一般是春节之前,猪肉市场届时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好转。
  张洪本表示,目前畜牧养殖还是弱势产业,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现在我省生猪养殖主体是中小型散养户和专业村,规模普遍偏小,显然不能经受市场大风大浪的考验。虽然猪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外向型猪业发展的要求仍不适应。生猪生产、收购、屠宰加工、猪肉销售这四个环节本应该有机联系,实际却出现了断裂。
  有关专家呼吁,要加大对良种、标准化饲养、疫病防治、粪污处理等畜牧养殖环节的扶持力度,完善与现代养猪业相适应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三级配套的良种猪繁育体系;积极推进一体化经营,加强产销衔接,建立以农民互助为主的组织保障机制,鼓励建设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行生猪养殖保险,增强抵御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建设市场预警机制,加快畜牧养殖方面的质量认证工作,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品牌,这样才能经受得住市场波动中大风大浪的考验。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