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鲁特旗草原裁畜百万牧民增收4000万


  为保护草原生态,扎鲁特旗去冬今春一共裁减牲畜115万头(只),而该旗农牧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同比却增加了185.68元,全旗24.7万农牧民增收4586.296万元。这一减一增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

  入夏,记者来到扎鲁特旗采访,听到最多最响亮的一句话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记者首先来到道老杜苏木查干套力皋嘎查牧民扎那的家庭生态牧场。扎那说:“原来牧民们比的是牲畜头数,谁多谁就富裕,结果是牲畜增多,草牧场承载过量,造成草牧场沙化,反而延缓了致富的步伐。”去冬今春扎那一共处理了50多头大牲畜、100多只羊。扎那说:“说实在的,真有些心疼,但我算了一下账,这样做的好处是成本减少了,不用大量购买草料了,牧场的压力减轻了。再加上科学养殖,改良羊产绒0.7公斤,从前的羊也就产0.5公斤左右,因此收入不减反而增加了!”

  在有限的草原上,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恢复草原生态,扎鲁特人找到了一个“草畜平衡”的办法,就是在打烂草原“大锅饭”的前提下,按每户牧民草场所产草的数量,来确定应养的羊单位数,超出草场的承载量,迅速出栏,或者种草、青贮,以维持草原与牲畜的平衡。如果低于草场的承载量,可以让牲畜多的牧户把牲畜流转过来。

  国家退牧还草的改革让扎鲁特人受益匪浅。2002年到2006年,国家投入9315万元,在扎鲁特旗实施了退牧还草围栏封育工程,围封草场420万亩。今年,国家又投入1953万元,增加围封草场85万亩。扎鲁特党委、政府也在年初专门拨出380万元用于生态保护的专项资金,又在预算外追加了1000万元,将南部和北部沙化严重及生态建设重点地区6000多平方公里划定为全年禁牧区;将扎鲁特旗境内160公里的304线国道两侧划入生态建设重点;对罕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实行最严格的全年禁牧……

  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扎鲁特旗通过招商引资,使绒业公司、肉业公司在扎鲁特大地上蓬勃兴盛起来,在建的、续建的有20多家。在采访中,道老杜苏木道老杜嘎查牧民孟和对记者说,“肉业公司多了以后,羊肉1斤升值了1元钱牎”罕山绒业公司经理孔令国说:“原来,扎鲁特的羊绒都是直接拉到河北的厂子进行初加工,而现在是就地初加工,因此羊绒价格看涨,牧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