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与会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国家商务部姜增伟副部长向《第三届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自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来,全国各个领域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后,我国商贸流通领域以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探索城市反哺农村,流通带动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新方法、新途径,为转变和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大批现代流通企业已经或正在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也已经明显地由传统的生产主导型向现代的流通主导型转变,消费需求正在成为我国食用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市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农业生产与现代流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2000年以来我国已有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数百家,2007年5月根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专家评审,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组成的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第三次监测全国有54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有40家企业因达不到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标准和要求,监测不合格被淘汰。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占到40%左右,这些现代流通企业在满足城市食用农产品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了农业的集约化生产。
2004年以来,国家商务部积极推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仅旨在促进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更是为了以此建立起农村的市场体系,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许多流通企业还承担起销售和收购的双重职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现代流通企业的先导作用。目前此项工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截止2006年底,全国2287家流通企业在1817个县市进行试点,累计建设连锁化农家店超过16万个,覆盖了全国63%的县市,中央财政投资7.5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约65万人,使1.4亿农民受益。
2007年,该项工程将在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县市全面推进,计划新建10万个连锁化农家店,覆盖75%以上的县市。2008年开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的着重点将由目前以发展农家店数量为主,逐步转向以扩大农家店的覆盖率和提高连锁化水平为主,重点加强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根据《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连锁农家店将覆盖90%的县和85%的乡镇,真正形成以城市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商务部也借此希望我国大中型城市规模以上的流通企业,在此项工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今后几年城市反哺农村的重点,应确立在以城市的庞大消费需求为支撑,以城市商业的组织化连锁化为基础,通过现代流通模式,以定单经济为手段,促进定单农业的发展,从而催生出新型的农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现代流通成为带动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品类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并进而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产业化,带动农村的现代化、农民收入的稳定化,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目前,全国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有15万多个,加入的农户成员达2363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带动非成员农户324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3.5%;两类农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23.3%,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带动成员增收幅度比一般农户普遍高出20~30%。2006年以来,以支持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和标准化改造为目的的“双百工程”已核准建设和改造项目414个。同时,“东桑西移工程”也使蚕桑基地新增桑园面积58万亩,新增桑茧产量70万担,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带动15万户农民增收4.5亿元,户均增收3000元,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地区的发展。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在现代流通的引领下,正在朝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基地正在日益融入到以城市消费需求为引领的现代供应链中去。现代流通主导下的农业产业化趋势已十分明显。
随着城市消费需求的发展,在现代流通的带动下,我国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将会越来越朝着细分化的市场发展。未来农业朝一村一品的品类化生产方向发展,不仅将为终端消费市场提供越来越丰富、能够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的农产品,而且更能够提高我国农业本身的附加值,从而推动农业不断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同样,随着农村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会对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当然,现代流通企业在促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得到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除了已有的政策外,还要积极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政策支持,要积极探索并推进农产品定单保险、农产品定单的政府贴息贷款等多项政策。通过政策的导向,引导和支持更多的流通企业发展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以政策和市场并举,促进产业渗透和产业融合,以此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产业链,使科学的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使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得以转变,通过和谐的产业构建起和谐的社会。
各位代表,姜增伟副部长在今年元月25日曾在第三届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组委会筹备工作的报告中批示:“内贸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以论坛为支撑,是个好办法。”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流通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传统理论和传统思想却无时不在影响人们的决策和实践。通过论坛的方式,搭建起一个政府、学者和企业界之间的桥梁,通过对现代理论的探索、研究和传播,为指导我国现代流通的实践、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帮助,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预祝《第三届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委托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王北鹰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