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都借鉴“晴隆模式”发展草地牧业


 
  波尔山羊科技扶贫项目在黔西南州晴隆县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近日,三都县副县长潘启孝率领县畜牧局、扶贫办、农办、周覃镇等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业务骨干一行14人到晴隆县参观学习种草养畜模式。

  考察组重点参观了晴隆县的江满大草场,该草场优质牧草主要品种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高羊茅、宽叶雀稗和鸡脚草;羊的主要品种有:波尔山羊、黑山羊、绵羊和小尾寒羊;载畜量为:盛草期2-3只/亩;淡草期1只/亩。其养羊业主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公司+农户,产业带动”运行机制。其成功经验是: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实行乡(镇)一把手负责制,成立波尔山羊项目办公室,明确专人专抓;2、有草地中心张大全主任17年养羊历史经验及其敬业精神;3、得较大数额的国家扶贫资金扶持;4、正确选择项目地点;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6、拥有一支优秀科技养羊和管护草地干部队伍并实行承包责任制;7、做好市场营销。

  三都县和晴隆就发展草地畜牧业相比具有更广阔的前境,该县具有优于晴隆的土质资源、水资源和天然草场资源。此行令考察组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极大鼓舞了三都县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信心和决心,今后发展过程中,要争取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要把牧草生产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好、抓实,实现畜牧业发展飞跃。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