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层层检疫关把出“放心肉”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鲜肉已经从数量上的渴望转变为对质量的要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玉溪市场上销售的鲜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是否是符合老百姓期望的“放心肉”?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正规市场销售的鲜猪肉要过三道检疫关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鲜猪肉进入市场前要经过三道检疫关。即生猪产地检疫关、定点屠宰检疫关和鲜肉市场检疫关。生猪出栏销售时,村一级检疫人员首先要对出栏生猪进行第一次检疫,检疫合格的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检疫证》及检疫合格耳标。持“两证一标”的出栏生猪方可进入定点屠宰场。在屠宰过程中,畜牧部门检疫人员需对其进行宰前、宰中和宰后三次检疫。检疫合格后发放《生猪定点屠宰厂屠宰生猪凭证》才能进入市场。鲜猪肉进入市场后,畜牧部门检疫人员还要对销售点进行检疫,防止病害猪肉进入销售环节。
  
  玉溪市场上销售的鲜猪肉是否严格经过了三道检疫关?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玉溪市场上销售的鲜猪肉90%以上为本地出栏生猪。由于本地出栏生猪的产地检疫率达100%,且定点屠宰率达90%以上,因此,进入销售市场的鲜猪肉在产地检疫和定点屠宰检疫方面把关较好。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各县区畜牧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鲜猪肉也进行着日常检疫。其中,红塔区畜牧局在中心城区的窑头农贸市场、珊瑚农贸市场、葫芦农贸市场和沃尔玛超市各设有一至两名专职检疫人员,对这些市场及超市里的鲜猪肉及肉制品进行检疫,对其他市场则进行流动检疫。因此玉溪鲜猪肉的销售市场检疫也较为完善。
  
  采访中,记者在沃尔玛超市进货口观察了超市鲜猪肉的进货过程。记者看到,超市工作人员首先向鲜猪肉的供货商索要了《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昆明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屠宰生猪凭证》和《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之后,检疫人员对每扇鲜猪肉的淋巴、腹膜等部位进行了检查,二十多分钟后,四十扇鲜猪肉检疫完毕,经冷却除酸后上柜销售。
  
  鲜牛羊肉及鲜禽肉检疫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玉溪加强了对牛羊鸡鸭等畜禽进行贩运、屠宰、经营的单位及个人的管理,进行强化检疫监督。2006年,畜牧部门对市内11个大的禽类市场中的145户经销商销售的11680只禽类进行了检查,发现禽类的产地检疫率为91.85%。
  
  牛羊鸡鸭等畜禽的产地检疫虽然较为完善。但是,相关部门认为,由于国家对牛羊及家禽没有定点屠宰的相关规定,因此,与鲜猪肉相比,鲜牛羊肉及鲜禽肉的检疫少了定点屠宰场这道关口,检疫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一些饭店餐馆自己宰杀的牛羊鸡鸭,检疫环节就更为薄弱。
  
  鲜肉不是越新鲜越好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消费者往往喜欢在农贸市场购买现宰现卖的热鲜肉。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认为,食用热鲜肉并不安全,因为其体表或血液等部位携带的病菌、病毒可能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在屠宰条件不合格的环境下进行屠宰,从卫生的角度来说是不安全的。另外,因为热鲜肉的温度比较适合微生物的繁殖,食用不当容易对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超市里销售的冷鲜肉进行了冷却除酸处理,从安全卫生角度来看更符合有关要求。而且,因为冷却过程中除去了鲜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起来口感也会更好。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