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名牌蛋种鸡企业优势引领蛋鸡业健康发展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蛋鸡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国际家禽》统计,2001年我国鸡蛋产量1988万吨,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37.9%。1998年人均近14千克,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2001年人均达15.6千克。尽管我国蛋鸡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在我国蛋鸡饲养中,生产规模过小,生产水平较低,规模化、机械化水平相当落后的小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大多设施简陋、技术管理薄弱、缺乏系统的消毒和免疫设备,给蛋鸡生产带来隐患;他们选址大多不规范,离居民区较近,增加了疾病传播几率。他们一旦鸡群染病常常无力或不能及时诊治,导致病毒泛滥,危害消费者;他们信息闭塞、见世短浅,造成跟风现象严重,时常出现蛋价一涨就一哄而上,不分质量、不分品种、不分厂家,结果,因品种问题、场家问题、市场问题赔了钱。于是乎就又一哄而下,使得蛋鸡市场行情频繁波动,大起大落。蛋鸡行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趋于稳定,走向振兴呢?作为行业链条上游的名牌蛋种鸡企业应如何去积极的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呢?今探讨如下 :
  一、名牌蛋种鸡企业首先应正确认识目前现状、总结行业特点。
  1、随着养禽业的发展,蛋鸡业已从一个单纯的饲养业发展成为一个与相关行业共同组成的独立产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2、近年来,因蛋鸡市场加入门槛较低,鸡蛋消费方式单一,导致市场暂时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我国蛋鸡业已由利润阶段进入了微利时期。
  3、我国商品鸡蛋生产的主体,由城市郊区大中型机械化规模养鸡向农户小规模区域性养鸡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有相对集中向相对分散转移。
  4、对于饲料价格的上涨、鸡蛋价格的下降,养鸡的成本增加了,出现了“高产不高效、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5、近年来各种主要禽传染病在我国均有流行,兽医科研经费投入太少,对疫病研究的认识不足,缺少可靠的疫病定性与定量流行病学数据,缺少后基因时代的疫病研究、重大疫病控制与消灭计划等原因,使得传染病危害日益严重。
  二、蛋种鸡企业应立足于引导和转变养殖户的传统观念
  降低成本是目前养殖户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如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加强管理是养殖户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成本高、效益低一直是制约蛋鸡业发展的因素。因此蛋种鸡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引导和转变养鸡户的观念:
  1、搞好市场预测,引导用户在正确的时间上鸡,使养鸡户在行情上达到最大盈利空间。市场有波动、行情有高低,越是蛋价回落,养鸡接近赔本时,越是进鸡的好时机。因为这时大家都不补栏,你进的苗鸡绝对会是质优价廉的,因市场育雏鸡少,则疾病就少,生产性能就高。6个月后随着大日龄鸡的出栏,产蛋鸡会大量减少,受供求关系影响,蛋价必然升高,利润定会居高不下。
  2、搞好品种预测,蛋种鸡企业在产品大量投放市场之前必须在小范围内进行产品的试养,以避免因品种问题引起养鸡户大量的损失,通过市场调查,进行品种、市场、价格等一系列预测,同时研究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掌握该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有点到面,一步步扩大试验量,真正没有问题后再大量进行市场推广,使产品质量真正符合市场要求,使养鸡户真正受益。
  3、帮用户做好成本计划。引导用户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成本目标为依据,制定具体措施,搞好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控制传染病发生,提高成活率、育成合格率,降低母鸡的育成成本。栏舍设备在可基本适应蛋鸡生长环境的前提下,应尽量以简单实用、成本低廉为原则,避免付出高昂的建筑费和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费。
  4、帮用户转变高产就是高效益的传统观念,扩大蛋鸡业的赢利空间。养鸡最大的投入是饲料,最大的收益是鸡蛋。蛋鸡业既要降低生产成本,又要提高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水平,重视料蛋比,全面追求高效益;
  5、户由传统养殖向绿色生态养殖转变;从单纯追求产蛋数量向既追求产蛋数量又追求鸡蛋的高品质和高附加值观念转变。
  6、从单纯追求国内市场向追求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转变。
  三、名牌蛋种鸡企业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正常的市场秩序是由公平的价格、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构成。在市场的维护方面,政府要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但是因企业各自的品牌、理念和生产成本等差异,经常会出现行业欺诈、市场混乱、不正当竞争等弊端,有的恶意定价,有的是以次充好坑农害农。所以在一个有秩序的竞争市场中必须要有一个行业组织,去进行市场的维护。行业协会应该充当这个角色。在蛋鸡生产链条中,如果没有正常秩序的维护者,蛋鸡行业整体运行就会比较乱。我国目前的蛋鸡业市场波动频繁、利润周期短实际上是缺乏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华牧在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和河北家禽业协会的领导下,于98年3月份成立华牧养殖协会,我们定期举办会员大会,免费为广大会员提供信息和服务,告诉他们什么时间该进鸡,进鸡进什么品种能赚钱,应如何选择进鸡厂家等等,在我们的引导下,广大会员避免了因盲目跟风造成的行业风险,同时因为知识面的扩大减少了疾病造成的危害,有80%的会员挣了钱并扩大了养鸡规模。经过5、6年的发展,会员由成立之初的850人发展到现在的2600余人。考虑到华牧养殖协会发展的局限性(80%以上为华牧忠实用户),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养殖户受益,我们于04年8月份着手准备,筹划成立石家庄养鸡协会。经过充分的组织和准备,以华牧养殖协会为基础的石家庄养鸡协会于2005年3月正式成立。标志着石家庄的养殖业将会在协会的带领下进一步走向规范,将会有更多的养殖户受益,为全国蛋鸡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名牌蛋种鸡企业应诚实守信,服务于民
种禽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实质是为养鸡户提供一种生产资料或说生产工具。作为名牌蛋种鸡企业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做诚实守信的模范,共同营造家禽业公平竞争、诚信经营、遵纪守法的良好经营环境。
  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养鸡户的切身利益。十几年来,我们华牧如实报道自己的品牌和企业营销战略,不误导和欺骗客户,我们的企业经营目标首先是顾客价值最大化,强调顾客满意,其次才是获取合理利润。我们应倡导“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内铸造诚实文化,在外做到诚实守信。里里外外贯穿一个“实”字,上上下下遵守一个“信”字。以诚实立企业,以诚信铸品牌。华牧提出“引领蛋鸡潮流,帮助农民增收”的企业理念,目的是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保障,对农民产业结构的调整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蛋种鸡是与农民打交道的企业,是伴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公司,是真正与中国的农民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的公司。加上公司员工95%以上是农民的儿孙,真正是生我者农民、养我者农民。华牧公司董事长赵来兵教导员公说“过去农民父母养育我们,今天的农民朋友仍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我们都应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父母,把回报农民当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自觉为客户做好每一件事,谁要是骗农民,谁就等于骗自己的父母。”多年来,华牧在这种理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龙头带动作用,成功实现了“农民致富,企业发展”的双赢目标。也有企业为了获得蝇头小利,不惜投机取巧、欺骗用户。对于这种品质低劣的企业,业内人士应群起而攻之。
  五、蛋种鸡企业应积极寻找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蛋鸡业发展模式
  1、积极倡导和支持发展大中型现代化、规模化养鸡。
  目前我国蛋鸡业发展进入新的十字路口,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蛋鸡总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蛋鸡存栏总量与鸡蛋产量就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约2000万吨、人均15千克以上)。我国鸡蛋市场已经进入相对过剩的时期,小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表现出来。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仍是一家一户分散饲养,饲养技术、管理方式等都相对落后,因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一旦畜禽染病常常无力或不能及时诊治,导致养鸡效益下降,同时危害消费者健康。而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产品质量,这为今后大规模机械化养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机遇。当然,也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过大会使饲养资源过度消耗,使生态环境恶化,只有实现规模适度化,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而集约化生产可以改善饲养环境,提高单位生产率,有效控制疫病,使蛋鸡业实现高水平、高效益生产。可以说,今后我国蛋鸡业的发展模式,不但要继续发展适度规模饲养农户,还要重视发展大中型现代化、规模化养鸡场,提高产品竞争力。
  2、发展品牌鸡蛋,引导市民消费
我国鸡蛋产量大、品种多,但没有形成品牌优势。人们大多习惯于从集贸市场上购买鸡蛋,鸡蛋的新鲜度、药物残留、沙门氏菌污染情况无从查证,除了问题无法查找责任,现在已有企业推出自己的品牌,如华牧安全蛋、韩伟集团的“咯咯达”等均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其市场份额还很小,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还不能享受到它的好处,还有待于我们培育和发展更多的名牌企业。
  3、提升蛋品质量、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高致病性禽流感给国内的禽蛋业上了生动的一课。疫情对国内外两个市场都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市场突然萎缩、出口遭到退货、企业和养殖户遭受损失,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压,(须强调的是此次禽流感,大中型禽蛋养殖和加工企业并未发生疫情)。如何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有效抗御突发性公共安全问题,无情地摆在了行业面前。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鸡蛋迈不进国际市场门槛的主要原因,还是产品的品种质量无法达到国际的技术质量标准,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鸡蛋中的药残和微生物指标要求越来越高,鸡蛋的新鲜度、药物残留、沙门氏菌污染等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出口。中国鲜蛋主要出口市场是香港、澳门和阿曼,这三个地区和国家几乎占据了中国所有的鲜蛋出口量。实践证明,农户散养不利于现代科学饲养技术的推广,不利于对蛋品质量的控制,不利于对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