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实施“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大中型农机补贴、柴油等生产资料增支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保护收购价格政策,确保农户的经济利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云南省农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农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2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农业增加值完成751.15亿元,增长6.8%,增长速度是近16年来最快的一年。其主要特点:
一是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据初步统计,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04.5万亩,比上年增加23.6万亩,增长0.4%,粮食综合平均亩产240.8公斤,比上年增加3.38公斤,全年粮食产量1542.21万吨,比上年增加27.28万吨,同比增长1.8%;实现了从1990年以来连续16年增产的可喜成就。
二是畜牧业生产继续稳步增长。全年肉类总产达320.96万吨,比上年增长7.0%;牛奶产量达34.4万吨,同比增长11.3%;禽蛋产量达20.5万吨,同比增长7.7%。畜牧业产值达36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0%,比上年增长7.3%。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继续围绕“增收调结构”,加大了对特色优势产业的培植。全省优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60万亩,比上年增加407万亩,增长23%。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到1709万亩,比上年增加267万亩,增长18.5%,实现总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34%。蔬菜、马铃薯、甘蔗、茶叶、橡胶、水果、蚕桑、咖啡、花卉等九种优势作物增加近200万亩,普洱茶产量8万吨,增长了54%,优势农产品生产总体上呈现价升量增的良好局面。
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起步扎实。预计全年共完成农村水利水电建设投资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10%以上,农田水利建设投工累计3.8亿工日,比去年增加200万工日,完成土石方3.4亿立方米,共建成高稳产农田100万亩,基本农田10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20万口;解决10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新增中小水电装机150万千瓦。去冬今春,全省累计建成五小水利工程23万件,比上年增长77%,其中,小坝溏189件、小水窖18万件、小水池1.9万件,增加畜水量3767万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山区灌溉条件,为抗旱夺丰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