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鞭打黄牛”


  
  “鞭打黄牛”是陕西名馔。可是这一款牛肉美肴为什么会有一个奇怪的名称呢,还得从古时候说起。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只知沉湎酒色,全不问国家大事。使得奸臣当道天下大乱,无辜的忠良不是被杀就是被疏远。忧国忧民的周文王也被软禁在岐山一带,壮志难酬。他日夜苦思伐纣良策,只是苦于没有出路。文王又四处寻访智谋之士,可总是没有着落,心里更加着急。有一天,他独自迎着寒冽的西风,沿着渭河岸边信步走去,望着流水不断地发出叹息之声。走着走着,他的眼睛被远处的一桩奇事吸引住了:在空旷清冷的河边,竟蹲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只见他手持钓竿,动也不动地僵持在那里。老半天过去了,连一只小鱼也没曾上钩,可老人仍然纹丝不动地蹲在寒风之中。周文王想:天下竟然还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如痴如醉之人呢。便悄悄走到老人身后。这才发现老人的鱼钩垂在水面之上老高,而且钩上根本没有鱼饵。他如此钓鱼,鱼儿怎能上钩呢?文王到底沉不住气了,便大声地问道:“老人家,鱼儿既不上钩,您又为何还要甘受如此风寒之苦呢?”老人并不理会他,只自顾自钓,口中还念念有词:“太公钓鱼了,鱼儿快快上钩吧……”文王自讨没趣,便离开了河边。回去之后,文王还为这个奇怪的老人纳闷呢。

  第二天,周文王放心不下钓鱼老人,又派了一个士兵去河边看他。士兵回来禀报,说老头儿不理人。只听他自言自语说:“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别来闹。”周文王到底是有心之人。他对垂钓老人的言行举止苦思冥想许久,终于恍然大悟了:也许这个不同凡俗的老人正是自己苦苦寻求的天下奇士,智谋非凡的大贤人呢。他暗中责怪自己不能礼贤下士,没有恭敬谦虚地向人家求教,所以才如此清高自许的……

  其实,周文王的想法一点也不错,垂钓渭水之滨的正是大贤大德之人姜子牙。他早知道周文王姬昌有心兴师伐纣,解除天下黎民疾苦,自己也想助他一臂之力。

  只是太公垂钓,愿者总得自个儿上钩才是呀!

  周文王一改往日的矜持,毕恭毕敬地来到渭河边向老人家施礼,请教兴国大计。

  姜子牙说:“我久闻大王贤良,也愿出山相助。只是不知大王是否能信得过我?如若大王真情相邀,可否立时伏地充作黄牛,让我鞭打。我打一鞭,愿为大王效命一年,打两鞭愿为大王效命两年……”不等老人把话说完,那周文王早已俯身伏地侍候。那姜子牙果真手持鱼竿,在文王身上轻轻地拍打了几下。两人哈哈大笑,紧紧拥抱在一起。

  于是,83岁的姜子牙出山当上了西周国师。他大力辅佐周文王姬昌。从此西周国力日渐昌盛起来。周文王对姜子牙以“尚父”相称,尊为自家老人一般,几乎是言听计从。结果西周没用几年便出兵岐山,东征伐纣,一举灭了商朝,建立起全新的国家。此后,人们将“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故事一直传颂至今,以“鞭打黄牛”为美名的陕西佳馔也世代留芳,给喜爱美食的人们送上一份厚礼。

  “鞭打黄牛”的制作方法如下:

主料和辅料——

  熟牛肋条肉300克,水发海参100克,香油、绍酒和酱油各25克,八角和姜片各10克,葱段15克,味精1克,精盐1.5克,肉汤150克。

制作技艺——

1.将熟牛肋条肉切成5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的肉条,码入碗内。加葱姜、酱油、绍酒和肉汤。上笼蒸20分钟。下笼,除去葱姜和八角。

2.将海参切0.6厘米宽条,放沸水中汆透。

3.炒锅放旺火上,加清油。烧热煸炒葱姜,出香味后滗入蒸肉汤汁,加入酱油、海参和味精,移至小火上煨2分钟。再移至大火上,用手勺捞出海参,用筷子一个一个地摆放牛肉之上,与牛肉条成十字交叉。

4.原锅卤汁烧热,勾薄芡,淋香油,浇到牛肉条上即可装盘上桌。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