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茌平县不断加大畜牧业建设力度,努力推进畜牧生产方式转变,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1月至9月,全县出栏肉牛4万头,肉羊13.1万只,肉猪30.5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4.2万吨,禽蛋总产量达到1.15万吨,农民牧业纯收入达到640元。
为了确保牧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县在畜牧业建设中主要采取了四项举措。
一是加大了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力度。目前,全县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到22处,规模养殖场达到3600个。同时建立了优质肉牛、三元杂交猪、优质肉羊、肉鸭、长毛兔等标准化饲养示范点330个,提升了全县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二是加大了动物基础防疫设施建设力度,该县投资80万元建成了动物疫病化验室,配置了化验仪器和设备,现已能对重大动物疫病和常规疫病进行检测化验。
三是大力实施畜牧良种富民工程。建立了集品种引进、改良、推广为一体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全县共建有家畜改良站点105个,改良黄牛6.8万头,发放补贴良种肉牛250头,奶牛胚胎移植600余头,向农户免费发放价值30万元的萨福克良种肉羊30只,生产杂交一代肉羊2万只,生产三元杂交瘦肉猪20万头,推广樱桃谷肉鸭800万只,良种蛋鸡、肉鸡600万只。
四是积极开展“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特派员工程”,现已建立了小杨屯鸭业和方盛良种肉羊繁育场两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立科技示范户16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