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距成都仅一小时车程的仁寿县文林、文宫、高家等场镇又开始热闹起来,尤其是那些路边、街边的羊肉店。为了喝上几口鲜美的羊肉汤,很多周边城市的人远道而来。
仁寿羊肉汤起源的时间很早,兴盛于改革开放后,形成品牌、产业则是近几年的事情。
仁寿有养羊的传统,但过去本地山羊个小、肉老、饲养周期长。7年前,仁寿启动“波杂羊良繁工程”建设,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波尔羊对本地山羊进行改良。由于波杂羊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肉料比高,迅速产销两旺。到目前,该县已建成40个“养羊乡镇”,全部淘汰了本地山羊,年产波尔羊106万只,年产值48亿元,名列全省养羊10强县第二位。
有了好羊就有好羊肉,有了好羊肉就能熬出更好的汤。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仁寿从较为单一的羊肉汤研发出有20道菜品的羊全席。近几年又发展出羊肉香肠、羊肉腊肉、羊肉汤锅、羊肉火锅、羊肉串串香等多种吃法。仁寿羊肉汤已不再是菜品概念,而是菜系概念、美食概念、产业概念。
据统计,仁寿各类餐饮企业高达3000多家,其中羊肉店和兼营羊肉菜品的餐饮企业200多家。而更为喜人的是,以羊肉汤和黑龙滩鱼头为龙头,仁寿已有20余家餐饮企业实现向外扩张,把市场拓展到了省内外。
前年开始,仁寿县政府每年都以羊肉汤为主打品牌举办美食文化节,诚邀八方客。仁寿将羊肉汤与文化联姻,与旅游为伍,与招商牵手,据介绍,该县今年的美食文化节吸引上万名外地消费者前来观光、休闲、投资,签约投资2.36亿元。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