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巴尼耶,曾任法国环境部部长、外交部部长,还是1992年法国冬季奥运会组委会主席之一,从2006年2月开始,他担任梅里埃集团副总裁。米歇尔·巴尼耶先生日前访华,除了分享他在组织奥运会方面的经验之外,也希望借此机会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以及北京奥运会的组织者交流和探讨食品安全领域的经验。12月22日,米歇尔·巴尼耶先生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采访。
梅里埃集团致力于以新兴生物科技解决方案,不断提高世界卫生水平,旗下的生物梅里埃公司能够提供针对食品微生物、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筛查、定量和鉴定三大类的全套自动化检测仪器和耗材,可对食源性疾病中最容易发生、最容易产生重大危害的微生物危害进行有效监测。
《科学时报》: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您怎么看待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米歇尔·巴尼耶:在食品生产、储藏、销售、加工和保存的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疾病。一些细菌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O-157大肠杆菌会构成对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世界和中国卫生机构统计的食物中毒事件显示,大多数此类事件都是因食品生物性危害引起,而且其中以细菌引起的疾病居多。即使在食源性疾病防范网络比较完善的美国这类发达国家,一时松懈也会引起公共卫生的大问题。今年9月以来,美国发生的毒菠菜事件就是明证,这说明了食品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食品安全防范问题和日益频发的食源性疾病危害表明食品安全是一个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发展迅速,食品安全问题比任何国家都要严峻。中国公民对食品安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科学时报》:您对中国食品安全保障有哪些高见?
米歇尔·巴尼耶: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类似于环境问题,预防的成本远远低于事后处理的成本,要加强预防。
对一个国家而言,应该真正做到公共部门制定规则,企业遵守规则,同时公共部门监督规则的实行。我认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使标准与世界接轨,这样食品出口才有可能。另外,也要制定相关法令、法律。标准应该与国际标准相比较。同时加强对执法、监督人员的培训。
12月21日,卫生部部长高强与我会谈,他要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好工作的决心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到目前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食品企业准入标准的认可、企业自我质量标准管理的缺乏,目前中国国内食品加工企业多达150万家,造成了管理困难。梅里埃集团旗下的实力可公司表达了自己在食品标准检测方面的强项和对达成合作的期望。基于曾参与欧美等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该公司希望在协助中国卫生部引入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方面作出贡献并提供相关的培训服务。
《科学时报》:您就奥运会安全问题与中方分享了哪些经验?
米歇尔·巴尼耶:就安全举办奥运会,我与北京奥组委就四个方面交换了意见:保证食品安全,确保无食物中毒、无食品污染事件;无大型传染病流行;及时保证伤员及病人的救助;无烟奥运。
《科学时报》:梅里埃集团旗下的公司有食品标准检测强项,请问与中国合作开展了哪些工作?
米歇尔·巴尼耶:目前与中国各方讨论,最想展开的是培训,这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点,对中国各机关执法、监督人员进行培训。另外,协助中国建立一套认证体系。想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认证体系在欧美广泛使用,属于自愿原则,餐饮部门、零售商、企业自愿承诺符合标准,就可以为它的产品出口提供便利。
生物梅里埃公司将继续发展多年来与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合作,双方合作涵盖了对食品微生物、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筛查、定量和鉴定三大类的各个方面,生物梅里埃曾在四川猪链球菌感染公共卫生事件上提供有力的产品技术支持。
《科学时报》:您曾任环境部长,对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有什么环境建议?
米歇尔·巴尼耶:尽管我在15年前组织过奥运会,并且花了10年时间筹备,也并不敢说我就可以在这方面给中国讲课了!从我的经验来看,承办城市要接纳世界各地的人,并且有几十亿观众,这的确是很大的挑战。是表面光鲜、把不好不干净的先藏起来,还是从上到下好好清理一下?我觉得还是应该上上下下深入清理。承办奥运会、注重环境建设,不光是组委会的工作,需要各个机关、部门及广大公众的通力合作,方方面面都来努力,包括使用煤炭的电力公司改造、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