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无公害畜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甘洛县把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群众粮增产、钱增收的突破口,依托资源优势,狠抓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畜牧业产值达农业总产值的50.8%,托起了甘洛农业的半边天。

  当前,由于环境污染,生产、流通环节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部分畜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十分突出,畜产品引发的中毒事件以及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出口畜产品因药物残留超标被拒收、索赔等纠纷不断出现。无公害畜牧产品生产从生产环境、引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标准化生产,有效地消除了动物及其产品的潜在危害。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了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甘洛县从2003年开始实施无公害肉牛、肉羊、生猪生产基地建设及无公害养殖技术推广,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 标准,全面加强了畜牧圈舍环境优化,畜禽良种引进,科学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标识管理等,从2003年开始累计改良天然草地2万亩、人工种植优质豆科牧草10.8万亩,在全县开展饲料、兽药经销户培训500余人次,开展无公害畜牧生产技术培训、专题宣传40余期4500人次,入户指导3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0份,标准化改造圈舍8500平方米。以基地乡镇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无公害肉牛、肉羊、生猪生产,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经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并先后通过了农业部、省、州相关部门的检测和验收,2005年海棠、坪坝、吉米、两河等8个高山、二半山乡镇被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认定颁发了四川省无公害畜产品(肉牛、肉羊、生猪)生产基地证书,幅员面积达85393公顷,其中,34198公顷的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成为凉山州第一个通过无公害认证,也是到现在为止凉山州内幅员面积最大的一个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通过认证,为甘洛肉牛、肉羊、生猪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取得了关键的“通行证”和“准入证”。

  2003年以来,甘洛县海棠、坪坝、吉米、两河8 个无公害基地乡共出栏优质肉羊、肉牛、生猪16.5043万头(只),其中向成都、重庆、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外销9.85万头(只),群众总计新增收入655.537万元。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及无公害养殖技术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甘洛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