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实践结果表明,没有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再好的品种也难以发挥其遗传优势。
“小群体、大规模”是我国奶业基本的生产方式,目前,我国约80%以上的奶牛分散饲养在农户中,饲养管理粗放,影响了奶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为此,课题组通过科学试验、中试筛选和示范推广等手段,筛选了20套奶牛优化饲料配方。研制开发了《奶牛高效规模化饲管电脑诊断系统软件》和《奶牛场动态管理(DDM)系统》,制定了一套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加速了奶牛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同时制定了陕西省地方标准《荷斯坦牛标准综合体》,主要包括良种繁育、饲养管理、饲料加工、疾病防治、乳品质量等6个方面,共计32个标准,其中新制定标准23个,引用国家标准2个,专业标准1个,行业标准6个,填补了陕西省奶业地方标准的空白。研制并生产出“曲麦消食散”、“乳炎消”、“促孕散”、“补益清宫散”等中药散剂和“乳康宁”药贴,通过辩证施治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奶牛不孕症、奶牛消化道疾病和奶牛产后虚弱及胎衣不下,使奶牛消化不良、前胃迟缓的治愈率由80%提高到96%;使乳房炎的治愈率由一般的70%提高到95%,乳房炎的发病率由18%降低到了7.6%;使奶牛不孕症的治愈率由75%以下提高到了94%,大大地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鲜奶质量,增加了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另外,科研人员还研制开发了奶牛重大疫病预警系统,用户在计算机上通过对奶牛疫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等诊断要点的确认,便可快速诊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该系统针对性强,操作简便,对于奶牛重大疫病如炭疽、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的诊断、控制和预防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