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牡丹江市先后出台了《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主辅换位”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目前,全市56个乡镇有25个乡镇被确定为重点发展育肥牛养殖专业乡镇,31个乡镇被确定为重点发展可繁母牛养殖专业乡镇。
2000年起,牡丹江市农村悄然兴起养牛热,肉牛成为农民常挂在嘴边的词儿。2001年,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把肉牛产业确定为全市13个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到了2003年,肉牛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一组来自牡丹江市畜牧部门的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市肉牛存栏55.7万头,其中可繁母牛存栏26.3万头,出栏22.1万头,肉牛养殖小区达到30个,年出栏5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场(户)262个,肉牛产值达到5.74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28.2%,人均肉牛养殖纯收入达到200元。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牡丹江市肉牛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势头良好,原因何在呢?
今年,骏升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林口县境内建设骏升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企业占地306亩,全部牛舍均采用国际标准建设,预计年可出栏肉牛上万头。目前,工程主体过半,明年9月即可投产。
骏升肉牛养殖有限公司经理徐凤印:“我们力求打造在黑龙江省建成一个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现代化的养牛基地。”
同骏升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一样,牡丹江市的许多养殖大户都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建设肉牛养殖场,一大批现代化的养殖基地在牡丹江市拔地而起:宁安市腾飞生物秸秆饲料厂投资1200万元兴建肉牛育肥场;韩国客商在穆棱下城子投资150万美元建设高标准道宗肉牛养殖基地等等。他们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以专业化、合理化规划布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标准化、优质化打造品牌,满足市场需要;以产业化、合作化谋划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牡丹江市的肉牛产业正科学、有序、健康地发展。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6年来,牡丹江市肉牛产业走过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其中,科学养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