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循环养殖变“废”为宝

 

    “牛粪既可制沼气,又能肥篁竹草;沼液掺入饲料牛吃了还能防病,在我的牛场里很难找出废弃没用的东西……”聊起自己的循环养殖经,弋阳县兴农畜牧业开发公司邵福林老板无意间露出几分得意。  

    看到邵老板养牛,多年的养牛专业户也不得不称羡:占地100多亩的现代化牛场坐落在葛溪乡王家村的荒山之间,周围60余亩的山上种满玉米、黑马草、篁竹草等农作物,不仅扮绿了荒山,还给存栏的400多头肉牛提供了足够的粗饲料,另外,牛舍照明、养牛工人烧饭洗澡也用上了清洁的沼气。令人惊奇的是,走进一重接一重的牛舍,竟闻不到半点呛鼻的尿臊粪臭味。在这里,夹杂着牛尿的污水顺着管道灌溉了大片的草山;牛粪也成了抢手货,除了牛场自用一部分外,剩下的每车100元全包给了附近的3家养鱼户。邵福林和笔者算了笔账,按年出栏500头肉牛计算,山上种的草不但不用花一分钱买肥料,反而能省下近40%的饲料开支,加上用沼气节约下来的煤电费和卖牛粪的收入,搞循环养殖一年至少可以多增收10万元以上。  

    而在弋阳县箭竹牧林山庄采访时,笔者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一个面积近120亩的花园式农庄里,山上果树成荫,水中鱼儿打挺,岸上肥猪欢跃,农民们有的将鱼塘中的水抽上来冲洗猪圈,有的将猪粪挑到果林给果树施肥,有的在山上收割青草喂鱼……偌大个农庄被划分为三个生态区:即10亩的养猪区、80亩的养鱼区、20多亩的果树区。他们以养猪为主,以此带动果树、鱼塘的发展,促进整个农庄的循环利用。如今,农庄生猪存栏达10000余头、各种果树过千棵、养鱼5万多尾,年产值超过900万元。说起循环种养的好处,农庄老板汪灯兰乐呵呵地说:“别小看了这猪圈里每天整车整车掏出来的粪,果树用这种肥料长出的果子格外香甜,倒进鱼塘里,鱼儿争抢着吃,要我说循环经济的好处,就一个字‘省’!”  

    据了解,该县在发展循环生态农业过程中,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好、山塘水库多的优势,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循环种养殖业,既留住了青山绿水,又富裕了一方百姓。目前,该县已建成各种循环立体种养基地21个,并带动1300多户农民走上发展循环种养殖业的致富路,年增产值270万元。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