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牛繁育改良胚胎移植全面铺开

  本报讯(记者王文辉)在近日召开的全省贯彻《畜牧法》暨2006年牛繁育改良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我省牛繁育改良“胚胎移植”现已在全省全面铺开,完善的配套管理体系也已建立,全省现有15个省级重点种畜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

  我省地处东北“黄金玉米带”的中部,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发展牧业尤其是养牛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上世纪90年代,我省陆续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对本地牛进行繁育改良,随着牛人工受精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我省养牛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省牛饲养量达到900多万头,全省年出栏牛300多万头,三元杂交牛占出栏牛比重45%左右。

  进入2000年,我省牛繁育改良工作又进入第二次革命即“胚胎移植”阶段。为进一步提高繁育改良效果,省畜牧兽医工作总站还准备联合吉林省长春优质肉种牛繁育中心在个别地区重点县、市对种牛改良效果进一步进行后裔测定,借此完成对肉种牛优中选优,把改良效果好的最优秀种公牛筛选出来并加以推广,使我省牛的繁育改良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