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业企业积极探索基差点价

  12月6日,由大商所特别支持的“2019行业高峰论坛”在长春举行。会上,相关专家分析了目前的市场基本情况,从期现结合等角度介绍了新的贸易策略,帮助产业企业把握新形势下的市场机遇,规避传统贸易风险。来自行业协会、期货公司、投资机构、国内外大型深加工企业的代表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秘书长魏旭明在论坛致辞中表示,2019年,国内产业链迎来了新的格局,国内供需关系进入再平衡阶段。从当前看,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国内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期现货市场的频繁波动,越来越多的深加工企业开始注重风险管理意识,近几年陆续利用期货工具抵御价格风险,积极探索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点价贸易模式,利用大商所推出的众多风险管理工具为经营服务,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大商所产业拓展部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是我国三大口粮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和工业原料,服务产业健康发展是期货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大商所将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期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为产业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一是继续完善产业链衍生工具体系。当前正在积极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淀粉糖等下游品种,争取早日推出淀粉期权,探索全产业链避险功能的有效发挥,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二是加快推进规则制度创新。探索进一步创新交割制度、完善交割管理,推动市场从北到南、从产区到销区、从水路到陆路的全面融合畅通。三是不断创新市场服务手段。持续推进“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探索开展“新型粮食银行”试点,争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丰富服务“三农”手段,努力推动建立国内市场的价格联动机制。

  从当前市场供需格局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决策服务处处长李喜贵表示,总体来看,粮食去库存仍未结束,仍然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超期存储仍然缺少消化渠道,另一方面库存也在继续上升;结构上,供应仍然充裕,完全可以满足产需缺口。

  浙江文德进出口有限公司谷物部总经理肖强在会上表示,新年度供给新增压力有限,预期需求反弹。具体来看,产量形势为东北大部分良好、局部受损,华北也大部分良好。需求方面,当前影响需求有五个关键点:一是政府积极鼓励重新养猪,二是重新养猪的恢复周期,三是下游对原料采购态度,四是深加工保持刚需,五是宏观环境的影响。他认为,重建下游信心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加速器。

  “展望后市,预计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市场需求低迷,价格将偏弱运行,多元主体入市谨慎;上市数量增加,但市场情绪较前期好转,下跌空间相对有限;2020年饲料养殖需求形势非常重要,原料需求在生猪存栏之前回升;产需关系偏紧,存在结构性矛盾,价格长期倾向合理回升;市场预期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率加大,价格低点对贸易企业是难得机遇。”李喜贵说。

  中粮贸易物流中心信息部总经理王百超在介绍新形势下产业企业如何运用基差服务时表示,作为套期保值的延续和升级,基差贸易是现货市场通向期货市场的桥梁,可以让现货贸易商更好地利用期权产品增加收益。

  他提出,企业开展基差贸易需要具备以下必要条件:一是企业信誉,远期现货贸易是要有信用保障的。二是资金成本,需要资金数额大,成本低。三是管理运营包括集中管理,头寸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市场化。四是组织结构。五是职能制约,比如收购、质量、数量与价格分开。六是人才激励,建设人才梯队。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