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07年农业生产形势分析


 
  “千锤百炼出深山、历经艰辛成此景”。2007年的农业生产,可谓是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全球粮食减产,农业相关原材料普遍上涨;国内农产品价格提升,尤其是生猪、食用油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部分农产品供应结构性偏紧;省内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及入冬后持续干旱,“两迁”病虫高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加大。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农业系统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变被动为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业生产健康有序发展。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达380.8亿斤,生猪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经作、水产、畜牧等主要农产品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401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不少产业实现了新突破和新跨越,是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创新高,冬种生产成效明显。据我厅统计,2007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424.9万亩,同比增11.4万亩,增幅0.2%;平均亩产351公斤,增0.6公斤,增幅0.2%;总产380.8亿斤,在04年增产70.6亿斤、05年增产10.1亿斤、06年增产8.5亿斤基础上,再次增产1.5亿斤,创历史新高。其中:早稻面积2120万亩,增2.7万亩;亩产363.6公斤,增7.8公斤,增幅2.2%,为历史最高年;总产154.2亿斤,增3.5亿斤,增幅2.3%,为历史第二高年。中稻种植面积605.4万亩,同比减0.2万亩;受旱灾影响,部分中稻灌浆不够、结实不足,甚至因灾绝收,平均亩产381.6公斤,同比降低31.9公斤,减幅7.7%;总产46.2亿斤,减少3.9亿斤,减幅7.8%。晚稻有近70万亩因旱无法栽插。但由于抗旱及扩种措施得力,充分利用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有利条件,组织扩种晚稻63.3万亩,基本保持了晚稻面积持续稳定。全省晚稻种植面积2225.5万亩,同比减少0.8万亩,减幅0.1%;平均亩产364.9公斤,增2.2公斤,增幅0.6%;总产162.4亿斤,增产0.9亿斤,增幅0.6%。全年旱粮种植面积474万亩,同比增9.8万亩,增幅2.1%;平均亩产190公斤,增6.8公斤,增幅3.7%;总产18亿斤,增产1亿斤,增幅5.9%。今年冬种生产有政策、有宣传、有措施、有力度,情况较往年有很大改观。据我厅调度,全省冬种总面积2385.7万亩,同比增145.2万亩,增长6.5%,冬种覆盖率达74.1%,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油菜面积落实680万亩,同比增22.8万亩,增幅4.5%;绿肥面积落实806.8万亩,同比增88.5万亩,增长12.3%。

  2、果业产量首次突破200万吨,经济作物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旺盛、价高利好、收入增加”的喜人态势。全省经济作物生产实现“三突破、四增长、三稳定”。“三突破”。一是果业产量首次突破200万吨,达206万吨,同比增40万吨;果园面积650万亩,同比增41万亩。其中柑桔面积420万亩(脐橙152万亩、南丰蜜桔71万亩),占了全国的1/5,产量150万吨。二是供港蔬菜基地播种面积首次突破10万亩。全省建立外销型供港蔬菜示范基地14个,高峰期每天供港的蔬菜达180吨左右。另据我厅统计,全省蔬菜播种面积为1001万亩,同比增1万亩;产量1350万吨,同比增20万吨。三是食用菌产量首次突破50万吨,同比增5万吨。“四增长”。一是棉花稳步增长。播种面积为135万亩,扩大了3万亩,受8月下旬“圣帕”、“韦帕”二次台风及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棉花单产为88公斤,同比降2公斤;总产11.9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二是茶叶恢复增长。面积81.1万亩,同比增5万亩;产量2.5万吨,增0.5万吨。三是花卉快速增长。面积约40.5万亩,同比增5万亩,增幅14.3%。四是药材持续增长。面积67.2万亩,同比增2万亩;产量23.6万吨,同比增2.6万吨。“三稳定”。一是蚕桑基本稳定。全省桑园面积31万亩,同比增5万亩;总产1.1万吨,同比增0.1万吨。二是苎麻基本稳定。面积13.2万亩,产量2.2万吨,与去年持平。三是糖料基本稳定。全省糖料呈现果蔗面积逐年上升、糖蔗面积逐年下降趋势。今年甘蔗种植面积27.2万亩,同比减2.8万亩;产量100万吨,同比减10万吨。

  3、猪禽牛“三大产业”快速推进、畜牧业生产实现新跨越。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强化畜牧兽医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猪、禽、牛“三大产业”推进计划,畜牧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喜人局面。预计全年肉类总产达到275万吨,禽蛋产量60万吨,鲜奶产量1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7%、6.7%、8.4%。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猪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年生猪出栏达到2605万头,同比增长1.8%;存栏1564万头,同比增长3.7%;能繁母猪存栏141.5万头,同比增长8%。二是家禽生产快速增长。今年预计家禽出栏、存栏分别达到42800万羽、22700万羽,同比分别增长7%和5.1%。牛业生产稳步发展,肉牛出栏152万头,同比增长5.2%;奶牛存栏4.23万头,同比增长9.7%。三是规模化养殖发展加快。全省新增畜禽养殖小区135个,总数达到1262个。大中型养殖场新增82个,规模化养殖比重大幅度提高,生猪和家禽养殖规模化程度达到60%以上。四是饲料生产与销售逐步回升。全省饲料总产量达到360万吨,同比增长9.1%。饲料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4、水产品总量实现200万吨,渔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由于6-8月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水产养殖病害偏重发生,对我省渔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但我省各级渔业部门临危不乱,以培育渔业产业化经营和壮大水产加工业为突破口,立足建设现代渔业,加快推进养殖增长方式转变。预计全年水产养殖面积首次达到600万亩,同比扩大30万亩,为近年来养殖面积增幅最大的一年;水产品总量首次实现200万吨,迈上新台阶,同比增加19.2万吨,增长10.6%。特种水产品产量53万吨,同比增加7.2万吨,增长15.7%。水产品流通更加活跃,预计全年水产品外销量达65万吨。

  5、农机总动力连续四年大幅增长,全省步入农机化发展的加速期。今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1.02亿元,比去年增长2.34倍。农民购机积极性持续高涨,农机装备结构不断调优。高性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分别新增456台、615台、464台和3898台,手扶拖拉机新增14807台,是去年新增数的14.7倍。全省农机总动力预计达25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3%,实现连续四年大幅增长。全省水稻机耕、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5%、50%,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10个百分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9%,机耕、机收基本得到普及,进入了农机化中级发展阶段的初期。农机跨区作业成为农民增收又一途径。今年全省共有500台联合收割机参加 “赣机北上”、200余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参加“赣机西征”,共机收小麦43.8万亩,机收水稻11.2万亩,总收入达到2500万元。

  6、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出口贸易明显增长。2007年,是全省开放型农业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省共引进国内外农业项目524个,实际进资71.6亿元,同比增长18.3%,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引进合同金额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97个,是去年的2倍;上亿元的项目33个,是去年的3倍。特别是我厅在“香港活动周”期间成功举办的2007江西(香港)农业产业化项目推介会,签订合作项目协议16个,签约金额达到1.86亿美元,是我厅参加省政府赴港招商以来签约项目最多、签约金额最大的一次。另据海关统计,2007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为2.44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生猪、米粉干、食用油、棉制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8.8%、19.3%、107.7%、175%。农产品出口市场不断拓展。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香港、欧盟、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鄣山有机茶占据欧盟八成以上的绿茶市场,香港已成为我省农产品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我省生猪长年供港,赣菜深得港民青睐,特别是“香港活动周”期间我厅与香港淡水鱼贸易商会签署了日供港50吨草鱼的协议,更是开创了我省淡水鱼供港的历史。

  7、主要农产品价格全线走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有所抬头。今年我省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都呈现上冲、上扬势头。一是稻谷出现“卖方市场”,价格呈高开高走态势。据我厅对18个粮食主产区稻谷收购价格监测显示:早籼稻年均收购价82.2元/百斤,同比高8.9元/百斤,增幅12.1%。中晚稻年均收购价84.6元/百斤,同比高8.4元/百斤,增幅11%。价格虽然高涨,但成交量不大,尤其是早稻,交易量比往年减少近20%,多数农民存在惜售心理,待价而沽。由于国家相继出台限制粮食出口、调节国内稻谷供求的措施,预计明年稻谷价格会有所回调。受稻谷价格持续走高影响,大米价格也水涨船高,早籼米和中晚籼米年均价分别达到136元/百斤和150元/百斤,同比分别高18和11元。二是经作类农产品价格一直看涨。由于前期我省洪涝和旱情交织,蔬菜价格一路高歌猛涨,白菜、西红柿、黄瓜、菜椒、土豆价格同比涨幅都在20-30%以上。受全国油菜籽面积、产量连续三年下降,局部供需矛盾突出影响,我省油料及食用油价格走势十分强劲,目前仍有创新高的势头。油菜籽年均价180元/百斤,同比上涨34.3%;菜籽油年均价11.7元/公斤,同比上涨35%。受全球棉花库存大幅下降影响,我国棉花迎来新一波的价格上涨行情,籽棉年均6元/公斤,较去年上涨1元。三是生猪等畜产品成为拉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策动力。今年生猪和猪肉价格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生猪收购价从5月份始,接连突跛600元/百斤、700元/百斤整数关口,9-10月有所回调,目前又再次逼近800元/百斤。年均价750元/百斤,同比增50%;猪肉也从4月15.4元/公斤,涨至8月24元/公斤,目前价位维持在24元/公斤。年均价23.1元/公斤,同比也上涨50%。四是水产品前期受灾严重,上涨空间较大。鲢鱼、草鱼、鲤鱼价格同比上涨一成左右。五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仍有不少涨幅。特别是10月份以来,农资价格又有抬头。国产复合肥年均价2000元/吨,同比上涨520元,涨幅达30%,目前价位2200元;国产氯化钾年均价2280元/吨,同比上涨250元,涨幅12.3%;钙镁磷肥年均价480元/吨,同比上涨14%;国产尿素年均价1860元/吨,同比上涨6.3%;地膜11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