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让农牧业产业化链条惠及更多农牧民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风头正劲。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正在由点状增长向集聚发展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由利益联接相对松散向更加紧密的方向发展。
  2007年,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预计达到1995家;实现销售收入1438.5亿元,完成增加值448.4亿元,实现利润104.3亿元,上交税金48.2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约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左右。

  目前,全区的乳、肉、绒等六大产业稳步发展,部分产业拥有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链条,形成了一批各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乳品加工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21.4亿元;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绒毛(皮革)加工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45.6亿元;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肉类加工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67.3亿元;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全国前列,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农牧业产业化的迅猛进展,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全区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现已达到3000多个,有近20万农牧民加入了各类协会行会。在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区共有160多万农牧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中,农牧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预计今年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纯收入1300元,约占农牧民纯收入的1/3左右。

  2008年,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个数预计达到2200家,比上年增长10%;企业人数达到41万人,比上年增长5.1%;实现销售收入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完成增加值562.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上交税金6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区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3%,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