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畜牧业重点县座谈会召开以来,内乡县立足本地实际,一手抓领导,一手抓投入;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公司,一手抓协会。目前,发展万头以上猪场19个,万只以上鸡场28个,发展各类规模饲养户9213户,今年以来新发展标准化养殖场960个,新建的标准化养殖小区16个,规范改造养殖小区6个,各类养殖小区累计发展到7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牧原公司已建成了11座分场,达到年出栏50万头以上规模。新申报无公害产地认证15家,已有6家通过省局验收。拥有飞亚食品、聪聪食品加工、乡巴佬鸡蛋等6家畜产品加工企业。河南众品食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日加工5000头生猪分割生产线项目,已正式签约。县牧原公司在完成6万头商品猪场、种公猪站的基础上,今年30万吨饲料厂和8万头商品猪场也都正在建设中。我们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领导,加大资金投入。
内乡县委、政府在认真分析了我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力争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使内乡跨入全省养猪大县、畜牧强县行列,建成豫西南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畜牧产业的百千万工程,即全县有100个村建成10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猪100万头,规模养鸡1000万只,有10000农户从事畜禽标准化养殖。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完成,县政府除安排一名副县长分管畜牧产业外,又成立了县畜牧产业领导小组,由县政协主席亲自抓,政协机关全体抓,强化了领导力量;县委政府对畜牧工作,实行周报月评季小结,县产业领导小组一月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对乡镇重点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一月通报一次,一季度督查一次,半年检查评比,年终大型工作观摩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设定为必看项目。在投入方面,由畜牧产业领导小组牵头,财政、畜牧、信用联社、农发行等单位参加成立了产业发展融资机构,重点解决畜牧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畜牧业发展基金50万元、重大疫病防控经费50万元、基层防疫员劳务补贴20万元、重大疫病防控应急基金20万元都列入了县级财政预算,今年在母猪补贴上,县财政又解决了超出基数部分247万元。县农村信用联社每年投入畜牧产业资金总额达1亿元以上。
二、搞好示范,发展标准化生产。
为了加快我县标准化生产建设步伐,我县采取了四抓,一抓政策激励,出台了县政府[2006]91号文件,制订了一系列支持标准化生产的政策措施。二抓示范带动。确定了马山口镇河西村、王店镇王湾村等五个标准化示范小区,由县牧原公司和南阳正大公司分别介入,驻场技术指导,实现了六统一:即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品种、统一饲养管理、统一生产经营、统一经销服务。三是齐抓共管,对示范小区建设,乡镇村协调土地,交通部门硬化道路,水利部门打井配套,畜牧部门技术指导,农业部门沼气配套,林业部门环境绿化。四抓统一认识。多向领导汇报、宣传,让领导认识标准化、抓好标准化。同时开好培训会向乡村干部动员。县畜牧局先后聘请正大公司河南技术总监高国平等专家在内乡举办了多场大型标准化养殖培训会,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三是向广大养殖户进行宣传,县畜牧局以乡为单位先后组织了14期无公害生产培训班,受训群众达4600多人次。
三、构建双网,保障畜牧业安全。
一是建立了三级行政责任网络,推行了责任制、负责制和公示制。责任制就是县乡村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负责制就是集中防疫结束后,必须以乡镇为单位对县政府写出防疫负责报告和验收申请,经县验收合格方算完成免疫任务。公示制就是村级防控行政责任人名字和电话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健全县乡村组四级技术责任网络。县级成立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和兽医卫生监督所,强化了县级防疫管理和监督;乡级一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每乡安排3-5人专抓畜禽防疫工作,重点搞好全乡的防疫组织、疫病监测、防疫监督工作;二是下发了内政[2006]92号文件,在全县聘用了160名乡级防疫员,每年每人发放补贴1200元,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村级防疫员按照每村一人,防疫补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对规模养殖场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户户制发防疫手册。三是建立长效防疫机制。规模养殖场推行场长负责制,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凭《手册》及时领取口蹄疫和禽流感疫苗,对散养户实行专业队集中免疫和村级防疫员月月补防相结合的免疫服务形式,建立动物防疫服务队,统一持证挂牌上岗,统一服装、统一工作用具,统一制作服务队旗帜。四是建立防疫服务公示制度,温馨提示养殖户要注意堵绝收购病死畜禽的行为,按要求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出栏畜禽要自觉接受产地检疫,严禁使用违禁药品等,全县累计制作公示牌1600块、
四、全员出动,狠抓项目争取
一是政策性项目。今年以来,县畜牧局紧紧抓住中央扶持“三农”的历史性机遇,准确定位我县优势,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成立专门班子,确定专职领导,多次进京跑部、赴省协商争取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止目前,共申报国家级项目11个、省级项目17个,争取各项政策资金1407万元,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二是标准化养殖招引项目。今年招引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区11个,已全部竣工。三是招商项目。县委、政府、政协等主要领导对我县畜牧业深加工项目高度重视,多次和我局领导亲临省畜牧局汇报工作、联系招商项目。通过多方渗透,广泛吸收信息,分类筛选,积极协商洽谈,达成“众品”、“雨润”两个合作性项目意向。目前,总投资可达3亿元的“众品”食品加工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
五、管理服务相结合,公司协会齐发展。
在搞好畜牧业发展、安全两大重点的同时,又突出抓了管理、规范、服务和公司带动发展四方面的工作。在管理方面,县政府出台了内政办[2007]10号文件《关于开展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整顿的意见》,对兽药饲料生产、经销、使用单位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在规范方面,出台了县政府[2006]81号文件《关于规范畜禽养殖行为的通知》和内政办[2007]8号文件《关于建立养殖备案制度的通知》。在公司带动发展方面,南阳正大公司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形式在我县建成了两个8万只养殖小区,目前正在筹建青年鸡和仔猪生产基地,牧原公司积极采取公司带农户形式,建成了标准化养猪小区,探索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在服务方面我县建立了42个专业合作组织和养殖协会,积极为养殖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县畜牧局兴办的“金牧”公司紧贴产中服务,在全县设立了12个服务网点,及时给养殖户配送疫苗和兽药。我局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南阳宝天曼畜牧开发公司”,围绕产后服务,积极和双汇、三色鸽等大公司合作,为养殖户经销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我县的各类服务组织,共帮助养殖户组织外调生猪30多万头,外调肉鸡430余万只,远销广州、杭州、深圳、湖南、湖北等地,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