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进联合执法阶段


 
  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进入联合执法阶段

  一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战役从8月中旬起在全省范围打响。昨(3)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行动第一阶段的部署工作已结束,从9月1日到10月31日,正式进入联合执法阶段,10个联合执法检查组将赴各地进行重点抽查,且每3天向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情况,重要情况将及时报告。

  日前,《四川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已经印发。按照方案,联合执法检查人员将在农村、城乡接合部、街道社区出租房等制假售假、无证生产反复发生的区域以及产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等,就大米、面粉及制品、畜(禽)产品、肉制品、调味品等17类食品产品和10类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进行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黑窝点,以及销售病死猪(牛、羊)肉、注水肉、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品等行为。同时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经营窝点,关停一批证照不全的生产经营厂点,吊销(撤销)一批非法生产经营企业的证照(资格),曝光一批非法生产经营单位。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空调、洗衣机等产品的省级监督抽查率分别达88%和89.7%,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合格率达99.46%;全省有9个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20个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省级专项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5%。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