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晃打造“夜郎”牛业品牌实施“六动”


 
  近年来,新晃县积极实施资源整合,通过“六动”措施,着力打造“夜郎”牛业品牌。

   一是政策启动。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发展肉牛产业的意见》等文件,县、乡两级成立了专门的肉牛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将肉牛产业开发纳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构建全县肉牛产业发展的大格局。

  二是龙头拉动。已建立了嘉信食品、蔡氏牛肉等龙头企业,新晃嘉信食品有限公司拥有日单班屠宰分割肉牛200头的生产线,是湘黔边界唯一拥有进出口业务经营权、出口商检资格的企业。自2002年以来,已屠宰加工肉牛3万余头。湖南加华牛业也将该县列为基地县,每年从新晃调运肉牛1.5万头以上。同时,该县还建立了17个牲畜专业交易市场,其中被誉为湖南四大牛市之一的龙溪牛市,通过异地扩建,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规模大、设施全、功能齐、服务优的牲畜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肉牛10万头以上,活牛销售遍及全国14个省(市区),贩牛经纪人队伍发展到600多人,年外销肉牛千头以上的贩运大户达27个。

  三是投入促动。县政府设立了肉牛产业发展基金,并积极与信贷部门协调,引导信贷资金投入肉牛生产。加强肉牛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在职和下岗职工、外埠客商、打工返乡人员与农民以合资、股份合作以及租赁承包的形式参与肉牛产业开发。

  四是科技推动。近年来全县共举办种草养牛、秸秆氨化养牛、黄牛冷配等技术培训班300余期,培训2.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册,编写印发《养牛生产实用技术手册》5000册,《侗乡牧牛经》光盘、《草地牧业技术》光盘各400张。为抓好肉牛品种改良,建立了湘西黄牛品改中心,建成20个乡级冷配站和一批村级冷配点,形成了以县中心站为中心、乡站为链条、村站为基点的黄牛品改网络和以县动物防疫检疫站为中心,乡村防疫员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防疫检疫体。

  五是大户带动。积极扶持规模养殖大户,对积极性高、资金条件好、有丰富养牛经验的农户,在技术、信贷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培植了一批规模养牛示范样板。在平溪河流域实施“十乡百村万户十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建设,形成了大户、小区和基地的规模养牛新格局。

  六是品牌联动。主要立足该县厚重的夜郎文化底蕴,利用开发打造夜郎文化国际品牌所带来的高知名度、美誉度,以文化品牌与经济产业有机嫁接为突破口,以文化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全县肉牛加工行业基本实现了品牌共享,“夜郎牛肉干”成功进入上海、广东等大都市市场,并出口东南亚、东欧等国家和地区。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