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步骤:选择场地→建设养殖房→发酵粪料→引进或驯化种苍蝇→循环生产。
1、选择场地
立体蝇蛆养殖房的场地可选择在猪场、鸡场等的旁边,考虑到夏天的太阳太大,养殖房能建立在有少量树阴的下面更好。水电是蝇蛆养殖必不可缺的,因为立体蝇蛆房是必须安装温光设施(如风扇、排风扇、照明灯等),还有交通问题,小规模生产起码斗车能畅行,规模较大者,汽车都能自由进出。
2、建设立体蝇蛆养殖房
现以建造一个长10米、宽4米的养殖房为例:
(1)平面建设如图1,这是单层的平面图,二层、三层设置是一样的。第一层至第二层的相距高度为80—90厘米,第二层至第三层相距高度为60厘米。
(2)窗要设立在两个池的中间,每个窗的尺寸为高2.2米、宽2米。窗要先用60目的塑料纱窗网封住,再用1目的钢丝网封在塑料纱窗的外面,以防老鼠。
(3)房屋的高度。两边侧墙(安放窗的墙)高度为2.8—3米,主墙(安放排风扇的墙)高度为3.3—3.8米。给排风扇内侧做一个用铁架和纱窗制作的过滤罩,以防止苍蝇乘机逃跑。
(4)立体蛆房的二、三层要求采用少量的钢筋水泥结构,安装四个风扇和四个排风扇,来回穿插一些给苍蝇歇脚的绳子等。
(5)立体养殖与过去的房养技术收蛆桶设立有点不一样,过去的房养技术是要在每一个池角都安放一个收蛆桶;但立体养殖蝇蛆只有在与操作通道相接的一面两角有收蛆桶,两个池的相连处收蛆桶安放
(6)房顶设置: 从房顶向两边二分之一采用水泥瓦,剩余的二分之一采用透明材料,如透明塑料瓦、大棚膜、玻璃瓦等,以保证养殖房内有足够的光线。在房顶向两边,每边中间分别要安放4个废气排放桶(把能装20千克的塑料桶用小拇指大的铁条打无数小孔,将塑料桶的盖用铁丝固定在桶的底部。安装时先在一块水泥瓦上划开一个比桶口稍小一点的口,把桶倒过来放在水泥瓦口上,用水泥固定)。屋顶两边共安放8个。
(7)安装风扇、排气扇:室内需要安装四个壁扇,安放的位置是操作通道两头的墙上各装一个,操作通道中间的横梁上背靠背各安装一个;四个排气扇分别安装在最两头的最上层蛆池的上方。室内的风扇由安放在大门外的温控仪控制,排气扇则由安放在大门外的微电脑开关控制。
(8)房屋瓦下面全部用60目的塑料纱窗布封住,大门采用铁丝纱窗门。大门外要建立长2米,宽1.6米的过道,过道要用水泥瓦盖起,过道的作用是把蛆房门打开后,因为有了过道,光线不是特别强,以防止开门时苍蝇发现门外的强光而飞出去。
(9)在室内用若干绳子来回固定供苍蝇歇脚,绳子固定的方向与操作通道方向相反。按通道长度方向计算,每米需要8条绳子。
(10)加温设施: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廉价、有效的自动加温设施,40平方米面积每天仅需加温成本不到10元,室内温度可保持在30°C以上。具体加温措施是:在大门相反的另一头通道尾建立一个1平方米的炉灶(炉中心是一个大铁桶),此炉灶主要是用来烧锯末的(也可烧煤、柴),炉高1.3米,炉盖用一块铁板盖严(密封),铁板上有两个直径为35厘米的孔,每个孔连接着两条薄铁管,每条铁管沿着蛆池的第三层到大门转弯向上1米钻出蝇蛆房,目的是让热量通过铁管留在蝇蛆房内,但要把燃烧的废气排出室外。炉灶的进料口设立在大门相反方向的墙外,操作时人完全在室外操作。操作口分上下两个口,上口为进料口,下口为排灰口,每个口都有一块活动铁板能封住炉口,下面排灰口的铁板最底部有一个小洞,是用来安放一个 30瓦的鼓风机。鼓风机是由温控仪来控制的,其操作原理是:先把温控仪设定在25°C,当蝇蛆房室内温度低于 25°C时,温控仪自动把鼓风机的开关打开,炉内锯末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加快燃烧,蝇蛆房室内的温度就会提高;当室内温度提高超过25°C后,温控仪又会自动将电源关闭,炉内锯末燃烧放慢;当温度再低于25°C时,又会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周而复始……一个炉灶内每次可装入约100千克的干锯末,一间40平方米面积的蝇蛆养殖房每天只需添加2—3次就可满足加温的需要,成本非常低廉,却又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