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的人工养殖(一)

  一、蜘蛛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以蜘蛛为原料生产的保健产品也风行市场,法国的烤蜘蛛,德国的蜘蛛酱,美国的蜘蛛口服液,我国的蜘蛛羹已成为普通的滋补品和馈赠佳品。在医学方面,蜘蛛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蜘蛛毒注射液,蜘蛛丸、纯蛛粉等应用于临床的已达200多种。国际市场蛛毒价格极高。蜘蛛入药有解毒,消肿、治疗疮、口噤、中风口斜、毒虫咬伤、小儿惊风、阳萎等。美国已从蜘蛛身上研制了一系列新药。蜘蛛毒液对治疗脑溢血、动脉硬化、癌症、癫病效果奇特,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种药物所无法比拟的。采用活蜘蛛泡酒祛湿消炎解毒效果很好。用蜘蛛丝生产的蜘网口服液对神经性疾病疗效显著。

    二、蜘蛛资源开发经济价值高。

    由于蜘蛛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美食作用,国内外已对蜘蛛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美国、日本及港澳地区的化学商已看准了中国这块丰富的蜘蛛宝地,国际毒素委员会对中国的宝天漫蜘蛛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欲投资开发蜘蛛产品。国内已办起多家大型蜘蛛养殖基地。采取自捕自繁自养方式。无需投资,养殖效益可观。河南办起了我国首家蜘蛛研究所,办起了养殖基地和药物动物制品厂,集蜘蛛科研、养殖、加工、经营为一体。实践证明人工养殖蜘蛛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各地均可开展蜘蛛人工养殖

    三、适宜养殖的优良蜘蛛品种。

    我国的蜘蛛有39个科,3000余种。可供人工养殖的优良蜘蛛品种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捕鸟蛛:

    全身棕色,一般长7厘米左右,具有筑造本身居住巢穴的本领,多穴居在旱田周围或杂草丛生之处,白天潜伏于洞中、夜间外出捕食,生殖能力强,产毒量多,每200只捕鸟蛛一次可提毒1克,产于我国广西、云南及越南、缅甸等国。

    2、中华狼蛛:

    全身密生黑色、白色及黄色细毛,头胸部、背面棕褐色,中央有一黄棕色纵斑。前宽后窄,中窝明显,体长3-4厘米。为穴居蜘蛛,多在平原地区的棉花、小麦、大豆等作物田间挖穴筑巢。产于陕西、山东、河南等省。

    3、棒络新妇蛛:

    体长3-5厘米,头胸部背面黑褐色,螯肢黑色,触肢黄色,中央前半部有一黄色短棒状斑,后中部有黄格形斑,常在果园、农田作物及林间活动。尤其以林区分布最多,系结网型蜘蛛,善捕食飞行昆虫。每400-500只蜘蛛可产1克毒。产于我国南方各区。

    4、白额巨蟹蛛:

    该蛛身体宽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横行,体型较大,为室内常见的蜘蛛之一,善走易遁。600只蜘蛛一次产毒1克。产于河南、陕西、四川、江西、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区。

    5、沟纹硬皮地蛛:

    体长3-4厘米,雌蛛全身黄褐色,头胸部、背部呈叉状排列,螯肢呈长柱状。胸板周围有8个灰白色小圆斑。穴居型,巢穴呈管状,洞口周围有放射状蛛丝。每800-1000只蜘蛛可产1克毒。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