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引进
从自然界中引种,要进行驯化,让刺猬家畜化。引种时应注意清除其体内外寄生虫。
(1)外寄生虫:主要有硬蜱、痒螨和疥螨等。硬蜱呈黑褐色,可人工抓除;痒螨使体表皮肤出现粉末状小白点和皮屑;疥螨使皮肤生成黄色皮痂。治疗可用0.05%的“克螨特”浸浴,每次3~5分钟,间隔7天,连续3次;或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定期肌肉注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注射0.2毫升,除可杀灭螨外,对蜱及泡翼线虫也均有效。
(2)内寄生虫:主要有泡翼线虫和裂头蚴。泡翼线虫寄生于刺猬的十二指肠,使刺猬呕吐,呕吐物有时带有血液,排黑色稀粪。裂头蚴寄生于刺猬小肠,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动物食欲不振,腹泻与便泌交替发生。治疗采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10毫克,或氢溴酸槟榔碱每千克体重2~5毫克,口服 1 次即可,以后每年服用1~2次,作为预防性驱虫。
2、刺猬
养殖场舍建造及准备
根据刺猬喜欢独居的习性,人工饲养以成对饲养为宜,如果有可能,应尝试以一雄多雌的方式饲养。以下的兽舍条件以成对饲养为标准。
圈的形式为封闭式,最好坐北朝南。砌砖墙,南面有门通往运动场,东面做一扇窗户。水泥地面,面积2平方米,墙高1.8米。封顶用和围栏一样的铁网。运动场西侧种些树木。圈内和运动场都放一个木箱,便于其休息。
以上方案考虑饲养人员进入里面管理,所以高度为1.8米。另一方案是,饲养人员在圈外工作,所以圈舍不必这么高。具体是:圈舍面积2平方米,水泥地面,砖墙,不设窗户。高度80厘米,顶棚为木板。在顶棚木板上做一个30~30厘米的活动盖,用以清扫和投食。舍内有一个25厘米×20厘米的孔通往运动场。运动场面积4平方米,高度80厘米,围栏顶棚和铁网与上方案同。只是在顶棚中间开一个30厘米×30厘米的活动盖,用以清扫、喂食及其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