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对
养猪户来说,是养猪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猪上膘较快,如果
养殖户注重防寒、防病、增加
饲料营养及猪舍通风,猪的增长较为明显。为此,笔者这里把秋季安全高效养猪要点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广大养猪户能有所帮助,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
一、搞好猪只防寒
从炎炎酷暑直接过渡到凉爽地秋天,气温下降较大,昼夜温差更是达到10℃多,会对猪地生长带来一定地影响。所以我们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好猪舍内地温度,掌握大猪及
仔猪地地最适宜温度。具体措施为:
1、修整好门窗,防止漏风,遮挡物可因地制宜用草苫或塑料薄膜等。
2、猪舍内勤垫干草,不要让垫草潮湿。
3、有条件地可以使用暖气、红外线灯泡或在猪舍内避风一角建温室,温室地大小根据猪地多少而定。方法是:砌高1米左右地墙,留一小门让猪自由进出,上部用稻草盖严,内铺干草。没有条件地可以使用覆盖塑料布、生火炉等一些措施,最终使猪舍保持适宜地环境温度。
二、调整饲料营养
秋季养猪,除加强常规饲料管理外,还要做好猪饲料地储备和育肥催肥工作。随着秋冬季节地到来,要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料营养,重点是增加能量饲料,提高猪地采食量。提高饲料中玉米地比例,提高到60%以上,有条件地再加1%地植物油,这样就可以更适用于猪地生长需要。
三、加强属地防疫
虽然秋季根据传染病地流行特点来说,不易发生大地传染病,但由于气温多变,容易诱导猪只发病。所以我们仍然要按照防疫规程做好防疫工作。重点要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猪感冒、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肠胃炎等疾病地发生。此外要加强对猪舍地清扫、消毒工作,一般每天清扫1次圈舍,3天进行1次消毒,以避免细菌地滋生。
四、注重猪舍通风
在对猪舍进行保温地同时,也要注意加强通风,防止空气地污染。通风换气最有效地措施是在天棚顶上开个通风孔。但通风要有节制,晴天、暖天多通风,阴天、冷天少通风。时间上要选择气温较高地时候来进行通风,一般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都是我们进行通风地最佳时间。
五、严防饲料中毒
秋季养猪,除加强常规饲料管理外,还要做好猪饲料的储备和育肥工作。由于秋季多雨,如果青饲料采收过多,贮存加工不当,很容易霉烂,堆积过久,内含硝酸盐的青草、青菜会形成有剧毒的亚硝酸盐的烂草、烂菜,若猪吃了,会中毒或因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六、搞好秋季驱虫
秋季是猪场集中驱虫的好时机。为彻底驱虫,取得良好效果,应注意以下要点:
1、做好寄生虫监测工作。
2、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3、使猪群生活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严禁饲养
猫、
狗等宠物。
4、选好驱虫药。
5、选好时间,全群覆盖驱虫。
七、安全防五病
秋季是以下五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养猪户一定提高警惕,切实搞好防治工作,以免造成损失。
1、猪肺疫
猪夜间吃食正常,翌晨死于圈舍内,死前未见发病症状。慢性猪肺疫患猪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耳、腹部出现红色斑点,咽喉急剧肿大,触诊坚硬、有热痛,口鼻流白色泡沫,腹泻、消瘦。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饲料配合要适当。每年定期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1~2次,每次5毫升;青霉素,每千克体重万单位,氨基比林15毫升肌肉泊射,每天2次;20%磺胺嘧啶钠10~40毫升肌注或静注;大青叶、生石膏、山豆根、大黄、鱼腥草、黄芩、黄柏各25克,水煎服,连用2~3剂。
2、猪瘟
本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仔猪和小架子猪发病多,死亡率高。患猪体温在41℃以上,持续稽留热,喜钻垫草,结膜潮红,有眼屎,跛行,初便秘,后腹泻,粪便带血。皮肤出现红斑,指压不褪色。
防治:加强饲管,定期用烧碱水或百毒杀消毒圈舍,严格预防免疫;已发病的猪肌肉注射5~6头份猪瘟疫苗;生石膏、石菖蒲、败酱草各150克,青松针叶100克,忍冬藤、地骨皮各8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3~5天。
3、猪丹毒
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赶3~12月龄猪易发。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持续不退,其四肢出现红色的大小不等的疹块。
防治:定期注射菌苗,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栏舍,病猪隔离饲养;青霉素,每千克体重4~5万单位,安乃近10~20毫升混合肌注50千克以下猪用特效米先5毫升, 50千克以上用10毫升,部肌注,4天1次;大青叶100克,生石膏、贝母、板蓝根各50克,粉碎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4、猪肺炎
患猪体温升高到41℃,咳嗽、流涕,呼吸困难。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猪舍保持干燥、温暖,喂给易消化的饲料;青霉素,每千克体重4万单位、链霉素2万单位、50%葡萄糖生理盐水20毫升、维生素C 0.5克混合静注,每天2次,连用2天,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2~4万单位肌注,每天一次,连用5天;黄芩、花粉、瓜萎仁、冬花、石膏各50克,金银花30克,大青叶、大黄各50克,甘草25克水煎服。
5、猪流感
猪突然发病,体温达40℃,食欲减退,咳嗽、流涕、结膜潮红,易反复。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用20%的烧碱水消毒;安乃近或氨基比林10~20 毫升肌注,每天2次,连用3~5天;病毒灵10~20毫升,庆大霉素5~10毫升肌注,每天2次;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3万单位,用普鲁卡因液10毫升溶解后肌注,每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