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病毒病、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病,感染后发病后会严重影响生长速度、耗料增加,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应根据猪场损失情况计算投入产出比,选择合适疫苗进行科学免疫,一般在首次感染前4周或野毒抗体转阳前4周免疫,必要时间隔4周后加强免疫;
高温多湿的夏季(4-9月份)要特别重视链球菌、猪肺疫、猪丹毒免疫。
免疫监测原则
安全性原则
保护仔猪直到出栏:在母源抗体合格率降到65-70%时进行首免,首免4周后加强免疫,达到保护育肥猪到出栏的目标,如仔猪免疫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口蹄疫等疫苗免疫。
猪群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易出现副反应:一是猪群在疾病潜伏、发病状态或弱仔,怀孕母猪处于怀孕早期或重胎期,要尽可能避开这些阶段接种疫苗;二是疫苗毒株毒力强(如高致病性蓝耳苗免疫剂量过大),疫苗保存不当而破乳,疫苗过期变质 ,免疫时应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5、避免药物干扰。接种活菌疫苗前后1周,禁用抗生素; 接种弱毒疫苗前后1周,禁用抗病毒药物; 接种疫苗前后1周,尽量避免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如氟苯尼考、磺胺类、地米等。
重点免疫:为了保护胎儿,母猪重点免疫好乙脑和细小病毒苗;为了预防哺乳仔猪腹泻,产前母猪重点免疫好病毒性腹泻苗;为了预防育肥猪呼吸道综合征,仔猪重点免疫好肺炎支原体苗。养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