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高温、高湿的天气对肉用仔鸡生产极为不利,肉用仔鸡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发病率高,出栏成活率降低。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搞好防暑降温。鸡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仅靠呼吸散失,因而肉用仔鸡对高温的适应力很差。所以,防暑降温是夏季养好肉仔鸡的关键环节。在鸡舍前面搭棚遮荫,防止阳光直射鸡舍;加强鸡舍内的通风换气,以利于鸡舍内排热、排湿。
(2)降低饲养密度。适当降低饲养密度有利于鸡舍内的降温防潮。若采用舍内厚垫料平养或网养方式,其各阶段的饲养密度为:1~2周龄,25~44只/平方米;3~4周龄,15~25只/平方米;5~8周龄,10~12只/平方米。
(3)采用砂子作垫料。夏季养鸡利用干燥无污染的砂子作垫料,既便于肉用仔鸡沙浴和鸡体散热,又能使肉用仔鸡采食砂砾,有利于食物的消化。鸡入舍前,在舍内地面铺垫砂子4~5厘米,以后视地面潮湿程度隔3~5天铺垫一层。
(4)调整日粮成分。夏季的高湿环境使肉用仔鸡的采食量明显减少,一般可减少10%~15%。为了满足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应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同时加大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另外,用碳酸氢纳代替日粮中的部分食盐,有利于鸡体内热的散失和鸡的增重。
(5)供给充足饮水。水是生物维持生命的要素,肉用仔鸡在代谢过程中,粪尿的排泄、体热的蒸发以及呼吸都离不开水。到了炎热的夏季,肉用仔鸡的呼吸加快,鸡体水分蒸发量大,其饮水量明显增加。所以,必须供给充足的饮水,而且要经常更换,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
(6)改变常规饲喂方法。夏季炎热,肉用仔鸡的食欲降低,因而必须设法保证其采食量。要坚持白天少喂,早晚多喂,并注意夜间趟圈,促其采食。若气温超过30℃,在饲养后期可采取中午禁食的办法,这样可使肉用仔鸡避开白天高温期采食,既能减少鸡的热应激,又能使鸡产生饥饿感,刺激采食时的食欲,从而增加了鸡的采食量。
(7)加强卫生,严防鸡病。夏季高温高湿,病菌滋生,在生产上除按常规防疫外,一要特别注意防治肉用仔鸡消化道疾病,如肠炎、白冠病、球虫病等。要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搞好进鸡前的鸡舍消毒。在饲养笼内,饮水器和饲槽应每周至少消毒1次,并做好预防性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