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对蛋鸡产蛋性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只要加强饲养管理,蛋鸡在秋冬季也能保持高产稳产。
一、淘汰低产鸡。将低产蛋鸡,不产蛋鸡,弱鸡,僵鸡,有严重恶癖的鸡要坚决淘汰。
二、防寒保温。蛋鸡最适宜的产蛋温度是18℃,当温度过低时,不仅耗费大量饲料,还严重影响产蛋性能。冬季鸡舍温度要尽量保持在10℃以上,可给鸡舍装上保温鸡舍布,或安装加温设施。
三、防潮除湿。秋冬季鸡舍湿度过大会增加散热,不能达到鸡舍保温的效果。因此,要设法保持圈舍清洁,干燥。要经常清除鸡粪,防止水洒落地面。
四、注意通风换气。在鸡舍充分保暖的情况下,还要注意通风换气。可在下午等阳光充足时刻打开窗户通风,要处理好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
五、谨防贼风吹袭。冬季管理中还要注意直接吹到鸡身上的“贼风”,避免鸡只受到寒冷的刺激,因为寒冷是呼吸道疾病的关键诱因。冬季通风口应该设置挡风板,一般冬季的通风口应设在鸡舍的上方。
六、补充光照。对于开放或半开放式鸡舍,冬季自然光照时间较短,导致光照不足,出现产蛋率下降。可采取人工补光,保证光照时间每天不少于16小时,产蛋期光照强度以10Lux为宜。通常采取早晚分开补充光照方式进行。
七、日粮调整。由于秋冬季鸡的能量需要增加,采食量增大,在饲养上要增加饲料喂量,适当增加日粮中代谢能含量和降低蛋白质水平,还要根据产蛋率适时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产蛋的需要,同时要注意饲料营养的均衡,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磷的合理供给。
八、减少应激。各种应激都会造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甚至造成死亡。要注意防寒潮及冰冻自然灾害等恶劣天气应激;防免疫应激;防惊群等外界各种应激因素。
九、加强消毒。寒冷季节蛋鸡容易发生呼吸道病、新城疫等疾病。因此,做好消毒工作尤为重要。要定期搞好鸡舍内外、水槽、料槽、用具等的消毒。消毒剂要选用广谱、高效、无毒、无副作用且粘附性大的药物,如百毒杀等。并要选择三种以上不同剂型的消毒液交叉轮换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十、疾病预防。 要根据本地区传染病情况和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定期进行防疫;要有选择性地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泰乐菌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防治鸡呼吸道病的发生,增强鸡体抗病能力。同时,还要细心观察鸡群,及早发现、隔离、诊断、治疗病鸡,妥善处理病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