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皮的鉴定

①毛皮质量要求。獭兔皮品质优劣,主要由皮板面积、质地、毛长、密度、兔皮类型、颜色光泽等来决定。  a.兔皮面积。在品质相同的情况下,兔皮面积愈大愈好。量皮方法:长度是从颈中部量起直至尾根,宽度量皮的中部。长、宽相乘即为皮的面积。评定面积的要求是,凡等内皮均不能小于0.1111平分米,达不到标准者就要相应降等级。要达到0.1111平方米的规格,獭兔活重需达2.75—3千克。但我国现有獭兔种,成年体重多为2.5~3.0千克,5月龄体重多在2.0—2.5千克,皮张面积只有0.07~0.09米²,一张完好的獭兔摩充其量只达乙级皮。因此,增大体型,提高前期生长速度是獭兔生产的当务之急。  b.兔皮质地。质地要求皮板洁白、致密,色泽鲜艳,厚薄适中,无刀伤、虫蛀及色素。青年兔在适宜的季节取皮,板质一般较好;老龄兔取皮则板质比较粗糙、过厚。部分毛皮板质不良,厚薄不均,多因饲养管理粗放,剥取技术不佳,或晾晒、贮存、运输不当等所致,严重者多无制裘价值。据测定’獭兔皮厚度为1.72~2.08毫米,以臀部最厚,肩部最薄。  c.被毛长度。为评定獭兔皮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求被毛长度均匀一致。在鉴定时,用左手按压皮板头部,右手按皮板下方,用力一抖,观察皮毛表面是否平整和长短一致。如果皮毛还未长齐,即可看出表面凹凸不平,品质较次。据测定,獭兔被毛的长度为1.77~2.11厘米。  影响兔毛长度和平整度的主要因素有营养水平、取皮时间和性别等。营养条件愈差,被毛愈短且枪毛含量高;未经换毛的毛皮,枪毛含量往往高于换毛后的适龄皮张;从不同性别看,似有公兔毛略长于母兔毛的趋向。  d.被毛密度。被毛密度(单位皮肤面积内所含有的兔毛纤维的根数)与保暖性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求密度愈大愈好。现场测定密度的方法是,逆向吹开被毛,形成旋涡中心,根据旋涡中心露皮砥积大小来确定其密度。如不露皮肤或露皮面积小于4毫米²为极好,不超过8毫米²为良好,不超过12毫米2为合格。据测定,獭兔被毛密度每平方厘米为16000~38000根,母兔被毛密度略高于公兔。从不同部位看,则以臀部被毛密度最大,背部次之,肩部最差。  影响被毛密度的主要因素,除遗传因素外,受营养、年龄和季节的影响。营养愈好,毛绒愈丰厚;青壮年兔比老龄兔丰厚;冬皮比夏皮丰厚。饲养管理不善,忽视品种选育提高工作等,均会影响被毛的密度。  e.被毛色泽。被毛色泽基本要求是符合品种色型特征,纯正而富有光泽。色泽的纯正度主要受遗传、年龄的影响。品种不纯的有色獭兔,其后代容易出现杂色、色斑、色块和色带等异色毛。年龄不同,其色泽也有很大差异,獭兔一生中以5月龄至周岁前后色泽最为纯正而富有光泽。4月龄前的青年兔及3岁后的老年兔,毛皮色泽多淡而无光,有色獭兔的毛皮色泽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淡,且失去光泽。此外,管理不善、营养不良和疾病等因素均会影响被毛的色泽。  至于何种色型的獭兔毛皮最珍贵,饲养何种色型的獭兔最合算?主要取决于市场的流行趋势和人们的不同爱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可根据不同需求通过染色来迎合市场的需求。  近期就商品角度而言,则以白色为最好。白色獭兔遗传性稳定,不会出现杂色后裔,饲养数量最多,有利于提纯复壮,被毛表里色泽一致,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  另外,在兔毛类型方面的要求,是被毛为全细毛,无粗毛,如有粗毛突出毛被,即要降低等级。对一般兔皮的要求,是粗细毛有一定含量,细毛丰厚则弹性较高;用手逆毛推后即恢复原状,如绒毛不足,毛即竖起,弹性亦差,其保暖性也随之降低。  ②毛皮品质评定。评定毛皮品质,一般按毛绒丰满、平整、牢固程度以及兔毛色泽、皮张面积、板质好坏等进行综合评定。项目甲级皮乙级皮丙级皮规格要求板质足壮,绒毛丰厚平顺,毛色纯正,色泽光润,无旋毛,无伤残板质良好,绒毛齐平,毛色纯正,色泽光润,无旋毛,或次要部位有轻微伤残,面积不超过7c㎡板质良好,绒毛空疏或短芒,毛绒欠平齐,边坎带1~2处伤残,总面积不超过10c㎡全皮面积0.1111㎡以上0.1111㎡以上;或具甲级皮质量,面积在0.09㎡以上0.1111㎡以上;或具甲、乙级皮质量,面积在0.07㎡以上等级比差100%60%20%注:等外皮比差为5%,色泽无比差。使用说明:量皮方法是,从颈部缺凹处中间至尾根量其长度,选腰中部适当位置量其宽度。长宽相乘求出面积;降级要求是,品种退化,枪毛突出绒面者,按等外皮收购,枪毛过多者,则降级收购;暂不收购的是,由于烈日暴晒、油烧、受闷脱毛者;油浸、软脱、剪毛等无制裘价值者暂不收购。  收购皮注意事项:严防烈日暴晒、油烧、受闷脱毛。收购兔皮时,对品种退化、针毛突出平面者按等外皮收购,针毛含量过多者要降级收购。  b.评定依据。衡量兔皮特别是獭兔皮品质好坏,主要根据有绒毛、色泽、板质和面积。  绒毛:评定獭兔毛皮品质最重要的是绒毛丰厚度、平整度和针毛含量。丰厚度系指单位面积内着生的绒毛数量,除受品种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营养、年龄和季节的影响。营养条件越好毛绒越丰厚,青壮年兔比老龄兔丰厚,冬季皮比夏季皮丰厚,北方皮比南方皮丰厚。平整度系指绒毛长短均衡程度,如果针毛多而突出于毛面,就会失去獭兔毛皮的固有特色。影响平整度和针毛含量的主要因素是营养条件和取皮时间。营养条件越差,则针毛含量越多。未经换毛的毛皮,其针毛含量往往高于经换毛后的适龄毛皮。  板质:是指皮板质量而言。要求薄厚适中,质地坚韧,板面洁净,色泽鲜艳,被毛附着度牢固。青年兔适时取皮,板质一般都比较好,老龄兔板质比较粗糙、过厚;夏季取的皮皮板较薄,易破裂,绒毛也容易脱落。有的板质不好,是由于剥制与加工不当,晾晒、贮存与运输不良造成的。  色泽:色泽应符合品种色型特征,毛色纯正,色泽光亮。影响色泽纯正度的因素主要是遗传和年龄。颜色不同的獭兔杂交,其后代容易出现杂色;年龄不同,其色泽也有较大差异,一般以5月龄至周岁前后最为纯正而富有光泽,老龄兔和4月龄以前的青年兔毛皮色泽较淡而缺光。此外,管理较差、营养不良、疾病等因素,均会影响毛皮的色泽。  面积:皮板大小关系到商品使用价值。要求等内皮均不能小于0.1111平方米,达不到标准者就要相应降级。在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4月龄体重可达到2.25千克以上,5月龄宰杀取皮,基本上都可达到等内皮的要求。所以,加强科学饲养,提高早期生长速度,增大体型,是獭兔商品生产的当务之急。  伤残:伤残缺陷直接影响到皮张的利用价值。鉴别伤残缺陷时,应区分软伤与硬伤、伤残处数的多少、面积大小、分散还是集中等,全面衡量影响皮张质量的程度。  c.评定方法。獭兔贵在毛皮,效益高低又关键在质量,质量高低主要通过看、抖、摸、吹、量等评定。  一看:左手捏住兔皮头部,右手执其尾,先看毛面,后看板面,然后仔细观察被毛粗细、色泽、板底、皮形,有无淤血、损伤、脱毛等现象。  二抖:左手捏住头部,右手执其尾并自上向下轻轻抖动,同时观察被毛长短、平整度及附着度等。若有粗毛突面或粗毛含量过多,或抖动毛脱落的现象,应降级处理。  三摸:用手触毛皮,检查被毛弹性、密度及有无旋毛,同时将手指入被毛,检查厚实程度。  四吹:用嘴逆毛方向吹开被毛,使其形成漩涡,视其中心所露乒板面积大小评定密度。若不露皮肤或露皮面积小于4毫米2(1个大头针头大小)为最好;不超过8平方毫米(1个火柴头大小)为良好;不超过12平方毫米(3个大头针头大小)为合五量:用皮尺自颈部缺口中间至尾中极限量取长度,选腰间中部位置量其宽度,长宽相乘即为皮张面积。皮面达1110平方厘米左右为合格,反之,应降级处理。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