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动物疫病严重影响着畜禽业的健康发展,一些动物疫病已引起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恐慌,生物安全性的提出,与畜禽业生产及科技水平的发展有关,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性,使畜禽产品达到一定技术标准,无病原或减少病原,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畜禽产品。
生物安全性是预防家禽临床和亚临床疾病并包括人畜共患病的系统工程,给家禽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同时也照顾了动物的福利。
下面各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生物安全性的概念:
●生物安全性是预防临床或亚临床疾病的总规则及措施。其应用措施是总的家禽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分开的个别条款。
●生物安全性是保证家禽正常“生活之道”的措施。
●生物安全性是综合知识的大成。
●生物安全性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合适的生物安全措施应强调根据鸡场的具体外界环境来制定。
●生物安全措施是减少家禽疾病的极好手段,但并不意味着它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
美国MACE家禽健康与管理处出版的小册子,对生物安全性的概念作如下的叙述:实施一些保持家禽健康的方法,尽可能地使家禽保持无病原体的状态,称为生物安全性。
生物安全性的主要内容
1、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仍然是我们对付传染病的主要武器。各鸡场应按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鸡的来源及其遗传特性、母源抗体、鸡场防疫及隔离的水平等来决定接种疫苗种类、免疫程序,此外还要注意疫苗的保存及使用质量等。疫苗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有某些缺点:
·一般来说一种活弱毒疫苗只能预防一种病原引起的传染病。有些活毒苗可排毒,引起水平传播;有些活毒苗可返祖,毒力增强等。欧盟设想将禁止使用活弱毒疫苗,因活弱毒苗可能在将来成为另一复杂的因素,虽然现在还不可能实施。
●疫苗贮藏及使用不当引起的免疫失败。
●田间菌株或病毒株毒力与抗原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免疫失败。
●急性流行的新病还无疫苗可应用。
●由于疫苗接种过度引起家禽的应激反应。
●疫苗接种后引起十分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对后备母鸡的生长均匀性的影响较大。
2、益生素应用
益生素(Probiotics)是一种新型的饲料生物添加剂,是控制某些疾病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的较现代和较符合生态要求的一种方法,由于它有较多的优点,因此将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 。
3、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与化学药物常用于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但在未来家禽业中将尽量减少其应用,过量或不合理使用药物将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增加;影响到人类使用此类药物的治疗效果;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畜禽产品消费者对此关心的程度增加。
但疫苗接种、益生素或抗菌药物的应用,都不能代替生物安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只能作为生物安全性的辅助措施。
4、鸡场
⑴鸡场的地点 鸡场应有很好的隔离条件并有一个生物安全系统。应有隔离的栅栏,保持良好的清洁状态。在鸡场的入口处,应设置淋浴的装置,进入鸡舍应换鞋、换衣服,洗手并消毒。
⑵地区内的鸡场密度 高密度的鸡场不仅有大量的家禽、大量的技术人员、饲料运输及家禽运送入员在该地区活动,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事件。
⑶鸡场的大小与结构 过大的鸡场难以维持高水平的生物安全性。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提倡中小型规模的鸡场。大型鸡场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完全分开的各个区域,每区域必须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拥有自己的工人、设备和蛋的贮藏设备等。空气正压过滤鸡舍(FAPP):FAPP系统现只用于有较高价值的鸡,如纯系鸡或SPF鸡群。
⑷清洁和消毒 在鸡出栏后,鸡舍及其附近环境必须彻底清洁与消毒。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内外环境的清洁非常重要,清洁是发挥良好消毒作用的基础。消毒要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剂。
5、家禽
不同种类、类型的家禽及不同的生产水平,要求不同的生物安全性水平。
⑴家禽遗传类型 常认为不同家禽有抵抗各种疾病的遗传抗性。不同类型及不同品系家禽,存在着对各种疾病不同的遗传抗性,如对马立克氏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甚至球虫病都有不同的抵抗力。
⑵家禽的处理 对家禽的操作,如人工授精、疫苗接种、剪冠、切喙、剪趾等,如处理不好,不单是家禽的福利问题,也影响家禽的健康,引起应激及传播疾病(通过输精器、针头等)。
⑶家禽的密度 家禽的适宜密度与鸡舍的类型、气候状况、屠宰时的体重(肉鸡)或饲养规格(如每笼的蛋鸡数目)等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应考虑到动物的福利及疾病的发生,高密度意味着高的应激,对疾病更为敏感。
⑷种禽来源要清楚 防止带入经卵巢传播的传染病。当家禽到达鸡场时,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父母代的来源,系统检验经卵巢传播的疾病(如鸡毒支原体、滑膜支原体、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呼肠弧病毒,蛋鸡还要检查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等),这些检查结果应为阴性。
⑸雏鸡的质量 正常健康的雏鸡很重要,保证其无经蛋传播的疾病及无沙门氏菌病。建议实验室有规律地监测。1日龄雏鸡的质量对整个管理系统的生物安全性有更重要的作用。
⑹不同来源鸡的混群 不同来源的鸡群混群,对鸡群的健康有相当大的危险,应尽量避免。如必须进行混群,应比较各鸡群的免疫性,不宜年龄相差较大,各群均无蛋源性传播的疾病。
6、人
鸡场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必须受教育与特别的培训,要使鸡场工作人员懂得日常的管理程序、如何执行、为什么执行。任何鸡场应原则上不接待来访者。
7、饲料与饮水
⑴饲料 应认真的选择原料,严格控制生产程序(GMP)。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颗粒化并加入有机酸,可有效地减少饲料中的病原微生物。
⑵饮水 家禽的饮水必须清洁,建议定期检测水的质量。如果必要,在水中加入2毫克/升的氯,作水的消毒。
8、其它
⑴鸡场其它动物 鸡场内不允许其它非商品性的鸟类的存在,也不允许其它动物如牛、猪、羊等,鸡场内也不允许养狗及猫。
⑵控制野鸟 鸡舍应有防鸟设备,使野鸟不能入内。
⑶昆虫与鼠类的控制 鸡舍的设计应考虑到害虫及鼠类的控制。
⑷运输工具 各种交通工具可能将病原体带入鸡场,应考虑相应的清洗与消毒措施。
⑸药物处理 不应把药物作为真的预防措施。药物预防仅用于球虫病,即使这样,也只是临床症状的预防而已,它不能预防传染。由于抗药性菌株的产生及药物残留的问题,不应广泛地使用抗生素及化学治疗药物。
9、动物的福利
对动物福利应加以注意。如剪嘴、防止啄癖损害、改善鸡舍系统预防疾病、在父母代公鸡中剪趾、处理1日龄公鸡、保护产蛋母鸡不受损伤、强制换羽及处理1日龄雏鸡等问题。欧盟可能在5年内禁止剪嘴。动物的福利问题可能要以立法方式或由市场来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