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黄脂肉与黄疸肉

    感官鉴别 黄脂肉主要由饲料或脂肪代谢障碍引起,仅表现为脂肪组织发黄,其它组织、脏器无异常。吊挂24小时后黄色变浅或消失。黄脂肉气味正常,煮沸时肉汤半透明,并散发出肉香味。黄疸肉是由疾病引起胆汁代谢障碍而造成的、除全身脂肪组织发黄外,全身皮肤、粘膜、肌膜、关节囊液均呈黄色。黄疽肉放置愈久颜色愈黄。常有异味或臭味,尤其煮沸后异味和臭味更浓。

生化检验 称取黄色脂肪2克置于带塞试管中,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5毫升,在酒精灯火焰上煮沸约1分钟。便其全部溶解。再将试管浸在冷水中,使其冷至手摸试管仅感温暖为止,然后再加入乙醚3毫开,摇匀后加塞静置,待试管内的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乙醚呈黄色,下层液体无色,说明检样中含有天然色素,而无胆红素,即检样为黄脂肉;如果上层的乙醚无色,下层液体呈黄色,说明有胆红素的水溶性钠盐生成,即检样为黄疸肉;如果试管上下均呈黄色;则表明检样中两种色素均存在,即检样中既有黄脂肉,又有黄疸肉。

卫生处理 黄脂肉若系饲料引起,无其它不良气味时,完全可以食用。如伴有不良气味,宜工业利用。黄疸肉不能食用,若系传染性疾病引起,应结合具体疾病进行相应处理。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