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变形杆菌病的诊断及药敏试验

 变形杆菌病是由变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国外学者陆续发现了变形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但在国内很少见到变形杆菌感染鸭的报道。本人从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李家埠村李某的养殖场的病死鸭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了变形杆菌,查明了引起本次疫情的病原,并做了药敏试验,很快控制了病情。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来源 2005年7月,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某养殖场饲养的5 000只樱桃谷鸭,饲养至30日龄时,出现了以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站立不稳、瘫痪、鼻流黏液、排黄绿色稀便为主的临床症状。剖检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肠管呈紫红色、肠黏膜脱落、喉头、气管黏膜出血、气管内充满粘性分泌物、肺脏淤血等变化。无菌操作取有上述剖检变化的病死鸭的脑组织作为分离细菌的材料。 
  1.1.2 培养基 血液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SS琼脂平板是按北京市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S琼脂培养基的用法制作。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自制。血液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均购自天津市金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1.3 生化反应管 吲哚、甲基红、V-P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硫化氢、尿素酶、明胶、苯丙氨酸脱氨酶、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肌醇、鼠李糖、水杨苷、阿拉伯糖、侧金盏花醇微量生化试验发酵管。 
  1.1.4 药敏试纸 头孢曲松钠、硫酸新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利福平、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药敏试纸均自制。 
  1.1.5 试验动物 20日龄樱桃谷鸭,购自天津市静海县某养殖场。 
  1.2 方法 
  1.2.1 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 无菌操作将病死鸭的脑组织划线接种于2个普通营养琼脂平板、2个血液琼脂平板、2个巧克力平板。然后将接种过脑组织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各1个与另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各1个分别放入37 ℃恒温箱和37 ℃烛缸中培养24 h,观察细菌的培养特性,并挑取单个典型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然后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挑选单个典型菌落,于2个巧克力平板上进一步划线,分别于37 ℃恒温箱和37 ℃烛缸中培养12 h。 
  1.2.2 细菌迁徙生长抑制试验 挑取巧克力平板上的纯培养物少许,划线接种于含0.4%硼酸的SS琼脂平板上,于37 ℃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 
  1.2.3 生化试验 挑取分离纯化的细菌培养物少许分别接种到上述微量生化试验发酵管中,然后置37 ℃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 
  1.2.4 致病性试验 将分离菌接种于普通肉汤中,37 ℃培养16 h后,接种试验鸭5只(0.5 ml/只),作为试验组。另取5只鸭接种不含菌的普通肉汤,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隔离饲养。 
  1.2.5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挑取细菌纯培养物于盛有少量灭菌水的试管中,搅匀,即成菌液。然后将菌液涂匀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贴上药敏试纸,置37 ℃恒温箱中培养12 h后,观察结果。 
  1.2.6 药物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投药。 
  2 结果 
  2.1 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 于37 ℃恒温箱和37 ℃烛缸中培养24 h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巧克力平板上、血液琼脂平板分别长出淡黄色、白色、黄色菌落,表明本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且菌落呈扩散状态生长,即没有划线的地方也有菌苔形成,同时在血液琼脂平板上产生溶血。培养物经涂片染色镜检均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多散在,有鞭毛,无芽孢和荚膜。2个巧克力平板上的纯培养物形成厚薄交替呈层层波状的同心环样的菌苔,出现明显的细菌迁徙生长现象。 
  2.2 细菌迁徙生长抑制试验 于37 ℃恒温箱中培养24 h,在含0.4%硼酸的SS琼脂平板上长出圆形、直径1~2 mm、顶部呈黑色的淡黄色单个菌落。 
  2.3 生化试验 分离菌分解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分解乳糖、甘露醇、肌醇、鼠李糖、水杨苷、阿拉伯糖、侧金盏花醇, V-P试验阴性、甲基红试验阳性、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阴性、尿素酶试验阳性、液化明胶、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产生吲哚、产生硫化氢。生化试验结果符合Bergey,s《细菌学鉴定手册》第9版普通变形杆菌的特征。 
  2.4 致病性试验 试验组的鸭在接种普通肉汤培养物12 h后陆续出现精神沉郁、站立不稳、瘫痪、呼吸困难、咳嗽、腹泻、排黄白色稀便等症状。剖检可见:心包炎、肝周炎,肾肿大、充血、出血,整个肠道呈弥漫性出血,肠黏膜脱落等。无菌采取鸭的脑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血液琼脂平板上,于37 ℃恒温箱中培养12 h后均长出和分离菌完全相同的菌落,并呈扩散状态生长。对照组的鸭全部健活。证明变形杆菌是引起本次鸭发病的病原微生物。 
  2.5 药敏试验 本菌对盐酸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钠高敏。对盐酸恩诺沙星、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中敏。对硫酸新霉素、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不敏感。 
  2.6 药物治疗结果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用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山东省某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按使用说明给药,用药3 d后病情得到控制。为巩固疗效,按上述给药剂量再使用2 d。 
  3 讨论 
  3.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随之带来的养殖环境的变化,造成家禽新的传染病不断增加,老的传染病不断以新的面目出现。且混合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多,如鸭经常患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3.2 增强防病意识。要坚决纠正重视药物防治、轻视环境净化的错误意识。对病死家禽和粪便要作无害化处理。对禽舍、养殖器具和周围环境要定期消毒,切忌将病死家禽到处乱扔、将粪便到处乱堆,造成病原微生物到处散播,使疾病流行并难以扑灭。 
  3.3 因鸭的变形杆菌病以往并不多见,同时本病的剖检变化有心包炎和肝周炎的变化,故在没条件做细菌分离和鉴定的情况下,对本病容易忽视和误诊,望今后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 

(1.杨永刚  山东省宁津县相衙镇政府畜牧办公室,山东 宁津 253400; 
  2.宋运飞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沙河营乡兽医站,辽宁 葫芦岛 125007; 
  3.张  鹏   天津市天合力药物研发有限公司,天津 静海 301609)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