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添加剂主要可分为发酵促进剂、发酵抑制剂及营养性添加剂3 类。前2 类是控制发酵程度的,可通过促进乳酸发酵( 促进剂) 和抑制部分或全部微生物的生长( 抑制剂) 来实现;第3 类添加剂,在制作青贮时加到原料中,可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1 发酵促进剂
1.1 添加乳酸菌
青贮时增加乳酸菌,可以取得早期乳酸发酵优势,较早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在实际应用中, 要注意选择以产乳酸为主、少产或不产乙酸和乙醇的同型乳酸菌种, 主要有乳酸杆菌、戊糖片球菌等。一般在高水分条件下青贮不添加乳酸菌,在中低水分以下青贮时,接种乳酸菌可以大大提高乳酸的数量,迅速降低pH 值,减少蛋白质降解量,使青贮中的氨态氮的数量明显降低,使青贮效果和质量提高。
1.2 添加碳水化合物
为了给乳酸菌的繁衍提供能源, 常在青贮原料特别是豆科作物原料中加入一
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材料,以便更有利于乳酸发酵,使秸秆青贮原料的pH 值达到要求的标准。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很多,一般可添加玉米面、麦麸、糖蜜。向秸秆中添加上述物质,要粉碎,且要与青贮原料拌匀,以保证接触面积尽可能大,添加剂能够被充分利用。
一般谷物类添加量占干物质的5%~10%。糖蜜是甜菜和甘蔗工业的副产品, 其干物质含量为700~750 克/ 千克,每千克干物质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650 克,其中主要成分是蔗糖。大量的青贮试验研究证明糖蜜可处理青贮的干物质, 使乳酸含量增加,pH 值和氨氮水平下降。特别是以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而蛋白质高的豆科为原料时添加糖蜜效果尤佳。不过为了取得最大效益,所用糖和青贮作物的比例必须相当高才行,大约为40~50 克/ 千克。
1.3 添加酶制剂
酶制剂主要作用于不能被直接利用的, 以植物纤维素、木质素等形式存在的碳水化合物,使其分解为可利用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并最终转化为青贮饲料中的有效成分。大多数商品酶制剂都含有多种活性,生产中应用纤维素分解酶。纤维素分解酶的添加量为每1 000 千克秸秆1 000~2 000 克。一般添加量越大,对青贮发酵的效果越好,但是,如果添加量过大,容易使青贮饲料纤维完全被破坏而产生粘性,不利于家畜采食,并且由于营养严重损失而影响消化利用。纤维素分解酶因秸秆收割时期、干物质含量的不同,作用效果也有差别。
2 发酵抑制剂
2.1 添加甲酸
甲酸又称蚁酸,是国外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甲酸的脂肪酸性最强, 添加后通过改变原料中的氢离子浓度, 并充分利用不同菌类对游离酸的耐受程度的差异,在保持乳酸菌繁殖受到较小抑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抑制其他菌种的繁殖, 可迅速降低pH值,从而抑制青贮饲料的呼吸作用和有害菌的活动,使青贮饲料即使在碳水化合物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能制成高质量的青贮。甲酸处理青贮的干物质消化率、采食量均比不加甲酸的高, 并可提高奶牛产奶量。
通常甲酸的添加量为每1 000 千克原料5~6 升。添加量过少,不能有效地抑制不良微生物的繁殖,青贮饲料的pH 值很难降低到需要的水平。原料含水量不同,对甲酸的需求水平也有所差别,水分在75%以上的原料甲酸添加量要比中等含水水平( 45%~65%) 的原料增加0.2%。甲酸的钠盐和钙盐早已作为青贮添加剂使用,前者经常与亚硝酸钠在一起使用,可以产出一氧化氮,在青贮早期阶段可保护青贮,避免有害细菌的活动。用甲酸钙和亚硝酸钠混合物试验,结果表明有改善青贮发酵质量的作用。
最近,甲酸的铵盐( 四甲酸铵) 已发展为商品添加剂,与甲酸有一样的功效,并具有安全易行、腐蚀性低的优点。
2.2 添加甲醛
甲醛是消毒剂, 商业产品是含40%甲醛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甲醛可以抑制青贮过程中各种微生物的活动,是青贮发酵抑制剂。甲醛作为青贮添加剂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范围, 一般参考值是禾本科作物的每千克粗蛋白质的添加量为30-50克, 未枯萎的苜蓿的每千克粗蛋白的添加量为100-150.克,对一般牧草为2.0-3.4升/吨。
3 营养性添加剂
3.1非蛋白态氮
尿素是青贮常用的营养性添加剂。在青贮饲料内添加尿素,能够提高青贮的非蛋白态氮的含量,给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提供氮源。添加量一般为青贮鲜重的0.5%。氨水也可作为青贮饲料中非蛋白态氮源,但氨水会迅速升高青贮料的pH 值,因此,要慎用。添加量不超过青贮料鲜重的1.7%。
3.2矿物质
为了防止低镁症, 有时也向青贮饲料中添加镁的化合物。每吨鲜牧草硫酸镁的添加量约为2.3 千克。当用这种青贮饲料喂牛时,牛血液中的镁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在青贮时喷洒含微量元素的苯甲酸溶液,也可提高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用量为, 苯甲酸溶液3.0 千克/吨,硫酸铜2.5千克/吨,硫酸锰5.0 克/吨,硫酸锌2.0 克/吨,氯化钴1.0克/吨,碘化钾0.1 克/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