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性药物添加剂的作用


 
  抗感染性药物添加剂,主要包括驱虫保健剂和抗菌促生长剂两大类。在饲料中添加抗感染性药物的基本作用有四个方面。
  第一,可预防和治疗动物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抑制在宿主体内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引起临床或非临床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的生长,从而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第二,在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饲料中添加本类药物,可节约营养物质,相对降低机体对营养的需要量。抗菌药物可作用于动物的小肠下段和大肠的微生物群,抑制那些与宿主竞争养分的病原菌生长,促进那些能合成宿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正常微生物群的生长,后者合成的菌体蛋白质、维生素等能被动物消化和吸收。驱虫药物可杀死胃肠道寄生虫,减少寄生虫与宿主争夺养分,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三,应用抗菌药物后,动物胃肠结构发生变化,改善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
  第四,抗菌药物可作用于机体代谢过程中的代谢率和代谢类型,改善机体能量的利用和机体的生长与发育。
  抗感染性药物的使用全面促进了全价配合饲料的发展,减少了动物疾病的发生,提高了饲料的报酬,但是,药物饲料添加剂不规范使用和滥用,也会给畜牧业的生产带来不少问题。例如,药物中毒、细菌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公共健康等。特别是兽药残留问题值得注意。我国是世界上动物性食品生产绝对量最大的国家,面对开放世界贸易的挑战,开展科学研究,正确合理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有效地控制药物的残留显得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