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对猪的育种.主要是提高其产肉性能,在提高瘦肉率的同时,伴随着肉质变劣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猪肉品质变劣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宰前处理和宰后处理。此外,在猪肉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脂质的氧化是导致肌肉性食品品质恶化的主要原因。解决猪肉品质变劣、以及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肉质变劣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从表1中可以看出,添加维生素E试验组的肉色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肉色有变好的趋势。鲜肉在4℃的条件下保存24h,其肉色的褪色率试验组小于对照组,这说明维生素E能改善肉色,并且对肉色具有保护作用。试验组肉的pH与对照组的差异不大(P>0.05);而系水力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维生素E300mg/kg的处理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滴水损失低于对照组(P>0.05)。将鲜肉切块装在有打孔的保鲜袋中,在保鲜袋下垫数层滤纸放人铁篮中于412的条件下放置4天,检测鲜肉的水分渗出率,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E的试验组水分渗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 此外,通过观察肉样的外形、颜色和气味等的改变来测定该肉样在412条件下的保质期,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保质期明显长于对照组,这说明维生素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鲜肉在低温下的贮存期。 3 讨论 维生素E可以改善肉色,这与李青萍等(1998)研究的结果一致。通过比较各个处理的肉色在412条件下贮存24小时的褪色率,发现添加维生素E可以降低肉色的褪色率,这说明维生素E可以保护肉色、延缓肉色的氧化,这与Osborne等(199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维生素E通过直接阻止脂质氧化从而间接延缓了氧合肌红蛋白的氧化。添加维生素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滴水损失(P>0.05),明显提高系水力,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减少(添加维生素E200mg/kg和300mg/kg)猪肉在412条件下贮存的水分渗出,与Monahan等(199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可能机制是,通过防止膜脂质的氧化而保护肌肉细胞的完整性,从而抑制肌浆液通过肌肉细胞膜的外渗。 4 结论 在体重为60千克左右的肥育猪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200mg/kg、300rog/kg),持续饲喂35天以上,试猪肉的肉色鲜红、pH正常;系水力好,其中添加维生素F~00mg/kg的处理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滴水损失、412条件下水分渗出率低;明显延长了鲜肉的保质期。因此,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持续饲喂适宜时间,可以改善猪的肉质性状,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