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达到苛刻的程度。而同时,对于日益膨胀的养殖业来说,常规疾病控制技术和手段已经难以支撑养殖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突出表现在:( 1 )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造成动物体菌群产生耐药性或发生基因变异,导致无效投药;( 2 )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及变异菌株对人类健康危害越来越大。因而,寻求有效而又经济的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必然。
普壮素是一种微生物细胞提取物,富含丰富的免疫多糖、甘露寡糖和微生物小肽;具有刺激免疫、吸附病源菌及霉菌毒素的多重功用,完全符合当今家禽养殖业者对于健康、无抗养殖的多方位需求。
一 普壮素对常见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吸附效果
1 试验目的: 验证普壮素中的甘露寡糖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否有吸附作用。
2 试验地点: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Santa Maria -UFSM 真菌研究实验室。
3 试验材料: 由巴西 ICC 公司生产的含有甘露寡糖的产品——普壮素。
20 种大肠杆菌和 60 种沙门氏菌。
4. 试验方法:
1 )从肉类、肠道内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并添加到猪、鸡日粮里。
2 )细菌接种到血液中培养,促进鞭毛的产生。在 37 ℃ 条件下静置过夜,然后把细菌接种到血液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
3 )试验用菌体细胞的准备如下:培养后,分别用 PBS 缓冲液配置 OD 600 =2.0 的细菌悬浊液( a )和用普壮素( 0.05 摩)配置的细菌悬浊液( b )。测定后,分别取 100 ml 的悬浊液 a 和 b 于振荡器中, 25 ℃ 振荡 60 min 。
4 )普壮素悬浊液:用 PBS 缓冲液配置浓度为 0.1% 的悬浊液。
5 )测定方法:用薄层显微镜分析法分析,薄层分成两个区域,分别都加入 8 ml 经消毒的普壮素悬浊液;然后在其中一个加入 8 毫升的 PBS 缓冲液配置的细菌悬浊液( a ),另一个加入 8 毫升普壮素配置的细菌悬浊液( b )。都用小的薄层密封,在显微镜下 250 倍进行观察,在用缓冲液 PBS 的那个区内,普壮素与细菌鞭毛具有结合能力。
5 试验结果:
表 1 普壮素对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杆菌结合结果
细菌种类 |
菌种数量 |
普壮素结合力 |
所占比例 % |
沙门氏菌 |
60 种 |
无效果: 4 弱: 20 中等: 33 强: 3 |
6.6% 33.3% 55.0% 5.0% |
大肠埃希氏杆菌 |
20 种 |
无效果: 1 弱: 4 中等: 15 强: 0 |
5.0% 20.0% 75.0% 0.0% |
结果表明: 在该试验条件下,普壮素对常见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杆菌有结合力,有效结合率分别达到 93.4% 和 95% 。这与 Finucane 等( 1999 )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普壮素的确能够吸附常见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吸附效果图如下:
400X 下普壮素与沙门氏菌结合图 400X 下普壮素未与细菌结合图
二 普壮素在肉用仔鸡饲料中取代抗生素试验
1 试验目的: 在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普壮素、阿美拉霉素对肉鸡生产性能进行比较。
2 试验地点 :美国某动物科学研究所 ----UFV ; 试验动物 : 920 罗斯肉鸡;
3 试验时间 : 1- 42 日龄。本试验完全随机设计, 4 处理组 8 个重复每个重复 20 只肉用仔鸡。
4 试验材料及方案 : 1. 基础日粮( BF ); 2. BF + 阿美拉霉素; 3 . BF + 普壮素 ( 1kg / 吨 );
5 试验结果 :
表 2. 1-42 日龄肉用公鸡生产性能指标
处 理 |
增 重 |
采食量 |
料肉比 |
基础日粮( BF ) |
2398 |
4592 |
1.915 |
BF + 阿美拉霉素 |
2480 |
4610 |
1.859 |
BF + 0.1% 普壮素 |
2487 |
4622 |
1.859 |
结果表明:使用普壮素、阿美拉霉素均可以提高增重,降低料肉比;而添加 1 kg / 吨普壮素组与添加阿美拉霉素效果一致。说明在肉鸡料中用普壮素替代阿美拉霉素是可行的。
三 普壮素在蛋雏鸡饲料中取代抗生素试验( 1 )
1 试验目的: 了解普壮素在蛋雏鸡饲料中替代抗生素后,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 试验动物: 为 1600 只刚出雏的海兰灰雏鸡,随机分成 4 组,三个组试验分别加入 0.1% 普壮素、 0.05% X-MOS 、益生素三种添加剂,另外一组为对照组加抗生素,每组四个重复,每重复 100 只。
3 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内,所有试验鸡采用三层笼养于同一栋密闭式鸡舍,每笼 50 只。人工喂料,日喂料 3 次, 四组鸡分别饲喂 A 、 B 、 C 及对照日粮,四组日粮有效养分含量及多种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添加量均相等,试验组为颗粒料,对照组为粉料,饮水及其余日常管理与对照组相同。
4 试验时间: 从 0-11 日龄为强化料试验期, 12-42 日龄为开食料试验期,共计 42 天。
5 试验地点: 北京某大型蛋种鸡饲养场
6 观测指标: 每天观察各组鸡的精神、羽毛、粪便及饮水情况,并记录各组鸡的初始重和末重、死亡情况、饲料消耗量。强化料试验期在 0 日龄称一次初始重, 11 日龄称一次末重。开食料试验期分别在间隔 10 天称量三次体重,以每重复为单位称量,计算只鸡重。采食量也以重复为记录单位进行记录,再计算只鸡采食量。
7 试验结果:
试验雏鸡的初始体重、强化料结束时体重、开食料结束时体重、采食量和死淘率见表 3 。
表 3 各阶段体重、采食量、死淘率
组别 |
普壮素组 |
X-MOS 组 |
益生素组 |
对照组 |
初始平均重 克 |
39.51 |
41.21 |
41.47 |
40.2 |
0-11 日龄 平均日增重 克 |
4.96a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