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两次试验,以确定在产蛋鸡之黄霉毒素症之间,色氨酸辅助,对脂肪蓄积及产蛋率之相关。在试验1,对一完全产蛋鸡饲料、辅助两种色氨酸水准(0及2,000 ppm);基本饲料=0.16%色氨酸),及两种黄霉毒素水准(0及10 ppm)。在试验2,添加第3种黄霉毒素水准(5 ppm)於设计。在试验1及试验2,此饲料各别给与单冠白来亨鸡(58及68周龄)3周。每日测定鸡日产蛋率及蛋重,每周测定饲料摄取,在每一试验结果,测定肝重、肝水分及肝总脂肪。
在试验1,独自辅助色氨酸,与对照(没有色氨酸或黄霉毒素)相较,引起显着的总脂肪降低(P<0.01)。与单独添加黄霉素相较,添加色氨酸及黄霉毒素,会引增加总肝脂肪及引起产蛋率降低(P<0.05)。对0色氨酸:0黄霉毒素、2,000 ppm色氨酸:0黄霉毒素、0色氨酸:10黄霉毒素及2,000 ppm色氨酸:10黄霉毒素之总肝脂肪,各别为41.1、32.8、54.8及62.4%(乾基)。在试验2,发现同样之结果,结论是单独辅助色氨酸,会引起总肝脂肪降低,但当辅助於含有黄霉毒素之饲料时,色氨酸会引起关连黄霉毒素症之产蛋鸡伤害增加严重性。
一、前 言
黄霉毒素症为起因於摄取污染黄霉毒素饲料之一种严重中毒,黄霉毒素为霉菌Aspergillus flarus之主要毒性代谢物。此疾病会导致家禽产业经济性损失,主要来自降低生产,虽亦能发生高死亡率(1989 Muirhead)。黄霉毒素症导致肉鸡由於血液凝固病及毛细管胆弱(1975 Turg;1976 Derr;1982 Bababunmi及Bassir),低蛋白血症(1965 Brown及Abrams)及增加脂肪含量之增大的出血性肝的增加瘀伤(1970 Mu-ller;1970 Sims;1970 Smith及Hamilton;1970 Zytveld;1971、1972 Hamilton及Garlich;1988 Fukal)。据Tnug (1972)之报告,伤害脂肪输送,可能归因於抑制RNA合成,引起肝脂肪之显着增加(主要为甘油三脂)并减少血浆脂肪。
据最近数种研究报告,为要最大生产,色氨酸以需求量以上加入饲料,可能引起肉鸡及蛋鸡之总肝脂肪降低(1988 Akiba;1989ab Rogers及Pesti),Rogers及Pesti (1989b)表示,以1,000及2,000 ppm色氨酸辅助玉米-黄豆粉基本饲料(基本饲料之色氨酸含量=1,660 ppm)之反应,大增加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及非酯化脂肪。Ohtani (1989)假设,产蛋鸡之肝脂肪,对色氨酸之所见反应,可能归因於雌激素活性之可能改变。
利用鼠类之试验指出,口服处理之色氨酸,对数种肝毒性剂有抑制效果(1972 Sidransky;1973 Sarma;1982 Sidransky;1985 Sidransky)。Sidransky (1982)发现,在黄霉毒素症期间,对色氨酸之反应,会增加肝蛋白质合成,而判明色氨酸有阻止黄霉毒素之伤害效果。本研究之目的,为确定辅助色氨酸,对有严重黄霉毒素症蛋鸡的总肝脂肪之相关。
二、原料及方法
以可升铁丝网鸡笼,每笼收容1只单冠白来亨蛋鸡,作两次试验。试验1及2,开始试验时,各别为58及68周龄,任供饲料及饮水,照明时间为16小时(4点至20点)。配合基本饲料,使适合或超过产蛋鸡之NRC需求量(1984)(表1)。依照如West (1973)修正之Shotwell之方法,生产黄霉毒素(1966)。以与对照(0辅助色氨酸及0水准黄霉毒素)相较之个别预先计划之对比,分开平均数。
表一 蛋 鸡 饲 料 之 组 成
成 分 及 组 成 |
% |
碎玉米 黄豆粉(48.5%CP)石灰石粉 玉米筋料(62%CP)家禽副产物粉 去氟磷酸盐 家禽脂肪 食 盐 维生素预混物1Dl-甲硫氨酸 微量矿物质预混物 l-离氨酸 计 算 粗蛋白质,% ME,kcal/g 钙 有效P,% 甲硫氨酸+胱氨酸,% 离氨酸 测 定 色氨酸,% |
70.08 14.47 7.71 2.50 2.50 1.03 1.00 0.09 0.25 0.06 0.05 0.05 16.26 3.00 3.39 0.32 0.63 0.76 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