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价格监测中心:年底价格总水平涨幅可能回落


 
  今年上半年的物价上涨,让老百姓有不少疑惑:广西物价是不是全国最高?什么原因导致了广西物价指数居高不下?主管部门有何作为来平抑价格?8月6日,记者就相关问题独家专访了广西价格监测中心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农村涨幅高于城市

  食品涨价是“助推剂”

  记者:广西上半年的价格形势有何特点?

  负责人:广西物价从去年底开始上涨后,就一直在高位徘徊。食品价格持续高涨,是物价上涨“助推剂”,而且有推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走高的趋势。

  另外,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同时上涨的情况。据调查统计,与上年同期价格相比,今年上半年各月广西八大类消费品,即食品类、衣着类、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烟酒及用品类,同比累计上涨幅度分别为8.8%、3.4%、3.3%、1.8%、1.7%、0.80%、0.6%和0.8%。往年八大类价格均是有升有降。

  今年上半年,城乡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与去年相反的走势,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高于城市的涨幅。

  广西物价是否全国最高

  国际物价如何影响广西

  记者:目前有不少居民议论,广西居民收入不是全国最高,为什么价格水平却是全国最高的。今年上半年,广西价格水平究竟是不是全国最高呢?

  负责人:今年上半年,广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的确比较大,但并不是全国最高。1~6月广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平均为4.1%,排全国第四位。单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全国排位有所下降,由5月份的第四位降到6月份的第八位。

  记者:有居民说,广西收入未与国际接轨,但价格水平却与国际接轨。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负责人:目前,广西物价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密切,如粮食价格、燃气、成品油等,一旦上涨,都带动了下游产品跟着上涨。但居民不能片面地看待这个问题。不可否认,这些年物价是上涨了,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殷实多了,职工工资收入增长也将对物价上涨产生直接的影响。

  六因素导致价格高涨

  如何平抑菜篮子价格

  记者:什么原因导致了广西价格水平居高不下?

  负责人:推动广西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逐月扩大的原因有6个:

  首要因素是食品价格持续高涨。所调查的16类食品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食糖和新鲜瓜果类分别下降1.9%和5.5%外,其余粮油肉禽蛋等14类商品的消费价格均呈上涨态势。其中,涨幅最高的为禽类商品,达26.1%;涨幅最低的为液体乳及乳制品类商品,为1.8%。二是服务项目价格高位运行。与上年同期价格相比,所调查的48项服务收费项目,呈现5降12平31升的运行格局。其中,降幅最大的项目是单位招待所住宿费等,下降6.5%;涨幅最大的项目则是卫生清洁费,上涨47.2%。三是工业消费品价格有升有降,升降水平基本相抵,虽然抑制了广西居民消费价格过高过快上涨的速度,但是仍拉动广西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上升0.08个百分点;四是投资增长过快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过快等,对今年上半年消费价格上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五是受进出口不平衡、流动性资金过剩过多的影响;六是受国际、国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记者:今年上半年,老百姓普遍感觉涨价对“菜篮子”压力较大。目前的价格水平,是否在老百姓的承受范围以内?

  负责人:目前全国情况都一样,都受到食品价格的影响,特别是生猪、蔬菜价格。猪肉价格目前已经引起政府高度关注,蔬菜价格从去年年底就没有“掉”过,特别是春节期间,价格创历史最高水平。食品涨价确实给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主要对于低收入群体影响较大,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影响不大,因为上半年调薪让老百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10元,同比增加1036元,增长20%。目前,南宁和柳州都已出台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措施。

  记者:百姓对于近段时间来的“菜篮子”价格上涨有一些议论,认为政府作为不够,请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平抑价格?效果如何?

  负责人:目前,政府定价的项目总体是下降的,市场调节的价格项目为上涨。而目前市场调节的项目占95%以上,其价格是通过市场价格杠杆来调节的,政府不可能长期干预,即便是干预也只能是短期行为。针对目前的市场形势,政府只能是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鼓励生产、增加市场投放量来平抑价格。到9月份以后,居民会对政府价格调控措施有较明显的感受。

  下半年价格仍居高

  涨幅可能有所回落

  记者:下半年的价格走势如何?

  负责人:预计下半年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会维持高位,但年底价格总水平涨幅可能会有所回落。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了全国的原因和区内的原因。

  全国的原因有4个,首先是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消费需求的稳定增加,将继续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其次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可能推动未来价格水平上升;三是服务项目价格高位运行,会将增加的成本转移到消费品上来,成为未来拉动消费价格指数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四是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上游价格涨价可能会不断传导到下游产品。

  区内的原因有3个,一是我区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都保持较高增速,消费增长加快,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38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为11年来最高;二是农业生产成本继续增加;三是生猪生产、供应不足矛盾依然存在。尽管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保证生猪供应,但生猪生产毕竟需要一段生产周期,短期内生猪价格还会维持高位,也会影响下半年的价格总水平上升。

  记者:刺激物价上涨的因素那么多,下半年的物价形势怎么可能回落?

  负责人:居民不必太担心这个问题,目前抑制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也很多,包括政府调控力度正在加大、人民币升值、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等等。还有受技术革新不断进步的影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得以节能降耗,从而使得交通、通信工具以及文娱用品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价格不断下调。

  记者:作为价格主管部门,对目前的价格水平居高不下有何对策和建议?

  负责人:有5点建议和对策。

  首先是要高度重视食品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变化,加强物价监测分析工作,增加供应,合理引导物价走势;妥善把握价格改革的时机和力度,在加快推进资源环境价格和公共服务类价格改革过程中,要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增强他们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其次要尽快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三要继续加强对粮食、肉禽蛋菜、农资等重要商品的价格监测。四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继续深入开展涉农价格、教育收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等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五要建立和完善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农村贫困户在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