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栏4000头
仔猪,5000多头商品猪,纯收入120多万———资阳市雁江区小院镇梧桐村18组的康碧珍
养猪养出了名堂。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她笑着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管采用什么方法
养猪,做到管理重科学、防疫不放松、市场要盯紧这三点准没错。”
强管理奖励优秀饲养员
康碧珍的猪场规模在当地虽不算最大,但管理却是做得最好的。康碧珍介绍,她家
养猪场里有4个饲养员,对每个饲养员值班时间,康碧珍都做了明确安排。猪场里有个记录本,专门记录猪场的日常情况,包括喂养时间、
饲料配置、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以及每天的卫生打扫和饲养员工作交接情况等。
康碧珍还加强对饲养员的培训,组织他们观看饲养生猪的光盘,学习最新技术。猪场设有月奖和年奖,奖励优秀饲养员。康碧珍说:“科学
养猪、加强管理、提高饲养员的工作积极性能极大提高生猪存活率、出栏率以及生猪的品质。”
重防疫工人进场先消毒
当记者提出要去看看康碧珍的
养猪场时,康碧珍摆摆手说:“不行,平时只有工作人员才能进
养猪场。”她说:“特殊情况下,外来人员进猪场,必须严格消毒,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猪场专门备有消毒室,定期消毒和驱虫,工作人员也要消过毒才能进入猪场。”
除了消毒,她家的每一头猪都要按照标准、按时打十几种疫苗,她相信“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不要怕麻烦,防疫做好了,什么都不怕。”康碧珍认为,防疫工作到位,猪的抗病能力就强,用药也会相应减少,这让
养猪场避免了许多疫病风险造成的损失,效益明显提高。
2005年7月,资阳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康碧珍当机立断,把家里65公斤左右的猪都运到成都去卖。康碧珍说:“敢卖猪,是因为我家生猪防疫工作做得好,猪没有问题,绝对健康。”康碧珍养的猪质量好也传了出去,从此不少收购生猪的老板主动到康碧珍处买猪。
盯市场信息部专人负责
康碧珍说,不能光是埋头
养猪,还要关注市场动态。“当初决定
养猪时,我们经常去逛市场,发现
仔猪太贵,还不好买,出肥后算下来没有什么利润。”因此,康碧珍一开始就走上
母猪自繁自养的道路。
母猪自繁自养一可以减少成本,二是猪仔从小就开始防疫,减少疾病,避免了猪仔运输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仔猪成活率高,质量也有保证。
“我们和
畜牧局、附近的猪场都建立了良好的联系,经常会沟通联络,密切关注生猪市场。”康碧珍说她不懂上网,但在她的
养猪场里有一个信息部,专门有人负责了解生猪供需、
饲料价格变动等情况。康碧珍还提醒
养猪户要随市场变化,调节
养猪场中
母猪、
仔猪以及商品猪的比例。
此外,康碧珍认为,成立合作社也能降低
养猪成本,增加效益。她说:“成立合作社后,社员集中购买
饲料,统一防疫,这大大节约了
养猪成本。我们还和公司签了合同,卖猪不用愁,这又降低了市场风险。”
养猪有了窍门,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康碧珍更有信心了,她今年投资200万建新猪场,扩大自己的规模。
采访后记>>>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
康碧珍的
养猪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养猪前她曾在贵阳打过工、回家种过蔬菜,也跑过客运。2003年,康碧珍看到别人办酒厂,利用酒糟喂猪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于是康碧珍便筹集资金办起酒厂和
养猪场。
酒厂很顺利就办起来了,
养猪却一波三折。2004年,康碧珍因为不懂
养猪,喂料过量,
母猪太胖,导致30多头
母猪难产,23头
母猪产下死猪仔。第一次尝试
养猪竟亏损10多万元,康碧珍坦言,“当时自杀的念头都有!”好在女儿鼓励她“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康碧珍终于抖擞精神,再次投入生猪
养殖。
这次失败让康碧珍明白光凭一腔热情,没有科学管理和技术,
养猪很难成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摸索,现在的康碧珍已经是半个
养猪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