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迎娶”莱茵鹅

 
  691只莱茵鹅刚一出世便开始了遥远的旅程。路上的每一分钟,对滴水未进的它们来说都是对生命的考验。如何让这些幼小的生命安全到达目的地?“迎亲”的人们颇费了一番苦心——

  昨日11时50分,经过前天晚上的磋商和难耐的等待,691只法国莱茵鹅准时“飞落”首都机场。经过有关部门严格的检验检疫后,这些莱茵鹅“坐”上了“迎亲”的“花轿”,并于12日1时50分进入了它们的“洞房”——临时隔离场。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隔离期。

  莱茵鹅待遇特殊
  落地要经数道关

  11时50分,莱茵鹅乘坐的飞机一落地,工作人员首先对它们和货仓进行了消毒,随后将它们送入了一级仓库,办好各种通关手续后,再从一级仓库运出,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进行检验检疫和消毒,最后再由焦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和有关专家检查。经过这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小鹅们才被送上早已为它们准备好的“花轿”——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两辆面包车。为了保险起见,法国克里莫公司的中国代表黄石也和“迎亲团”一起登上了前往焦作的汽车。

  在记者一行所乘坐的车上,专家、检验检疫人员和黄石就莱茵鹅的运输、饲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在装载着莱茵鹅的两辆车上,工作人员不停地对车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进行监控、调节,确保“鹅苗”安全。

  争分夺秒抢时间
  为了小鹅更安全

  整个“迎亲”过程十分紧张。因为只有一日龄的小莱茵鹅从法国“飞”到首都机场用了11个小时,而这段时间不能有任何食物和水分补给它们。到达首都机场后,它们仍不能与外界食品有任何接触,只有到达隔离场后才能进食。所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莱茵鹅运抵隔离场成了本次“迎亲”工作的重中之重。焦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王献国说:“早到一分钟,莱茵鹅的生命就多一分安全;少损失一只莱茵鹅,就等于拾回一台电视机!”

  就在“迎亲”的人们心急火燎之时,由于其他原因通关程序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王献国和温县邢邱鹅业合作社社长朱高锋带领工作人员抓紧时间与国家相关部门磋商、交流,最终取得了对方的理解和支持。结果,莱茵鹅下飞机后迅速进入了“绿色通道”,顺利通关,“登”上了返焦的汽车,整个过程比预计时间节省了70分钟。

  来焦的途中,除了给车辆加油之外没有停过车。在装载莱茵鹅的两辆车上,司机和工作人员除了喝水之外连进食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按照要求,这两辆车上连食品都不能放,司机和工作人员都经过了严格消毒。这一切措施,都为莱茵鹅早一点儿到达隔离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1日20时左右,当“迎亲”车辆进入河北省邢台市时,大雨突降,车内空气沉重起来。朱高锋立即拿起手机与两辆装载莱茵鹅的面包车内的工作人员联系,要求严密检测温度、湿度等指数,注意观察小鹅情况。王献国也迅速与温县隔离场联系,通报情况,并请工作人员作好雨中接车的准备。

  小鹅进入隔离场
  复杂工作才开头

  经过近10个小时的长途运输,12日1时50分,691只莱茵鹅终于到达了它们的婆家温县黄河滩。此时,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检处处长和长利及一科科长郭启详带领工作人员已在那里等候。消毒、检查、进入隔离场,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后,这些“远嫁”而来的莱茵鹅开始了它们为期一个月的隔离期。

  然而对于省市有关专家、焦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温县邢邱鹅业合作社的成员们来说,这些才只是工作的开始。据介绍,一星期之后,有关专家将在这批莱茵鹅身上做标记,检验检疫人员还将对它们进行采血化验。

  度过隔离期,这批莱茵鹅才能进入饲养场,开始繁衍生息,肩负起它们培育优良的黄河白鹅、带动黄河沿岸经济发展的重任。(线索提供:郭启详 钟晓鹏)

   记者手记

  “迎亲”路上喜和忧

  跟随“迎亲团”前往北京“迎娶”莱茵鹅,两天一夜的行程,虽然时间很短,但大家的心情却经历了从喜到忧、从忧到喜的转变。

  10日中午,记者一行离开焦作时的心情是喜中带忧。喜的是能为培育黄河白鹅尽点力,能为建设黄河白鹅生态经济带、发展沿黄经济作点贡献;忧的是由于入境时间出现差错,有可能造成小鹅在机场落地后无法检验检疫通关。

   10日晚上、11日早上,经过和有关部门紧急协商,小鹅终于可以及时通关了,我们也被获准进入一级仓库,见证小鹅检验检疫、通关的全过程。在检验检疫人员打开包装箱的一瞬间,三只小鹅争先恐后地探出了黄绒绒的小脑袋,好奇地看着周围,在场的“迎亲”人员脸上都绽开了笑容,所有的疲劳都一扫而光。

  11日下午,记者一行满怀喜悦的心情踏上返回焦作的旅途。20时,一场突然而至的大雨让所有人的心情再次沉重起来:仅仅一日龄的小莱茵鹅能否经受天气突变的考验?温度、湿度,每一个数字都揪着大家的心。

   12日1时50分,当小鹅欢快的叫声从隔离场育雏笼里传出时,记者一行站在隔离场外终于松了一口气。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