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模养殖青海互助县小寨村规模养鸡创收百万元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小寨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建设繁育基地,发展规模养殖,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村,现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

  刘登科是小寨村的雏鸡贩育大户,走进他家的鸡舍,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群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鸡仔,黑漆漆的眼睛,粉嫩嫩的小嘴,着实惹人怜爱。据介绍,他家今年养了6500多只小鸡,再过一个星期,这些毛绒绒的小鸡就要上市了,预计今年又能收入1万多元。

  小寨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孵化育雏,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省最大的雏鸡繁育地之一,全村512户农户中,有50%多的农户从事雏鸡贩育,全村每年可贩育230多万只雏鸡,仅此一项,全村年可创收100多万元。

  前些年小寨村的雏鸡贩育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2005年9月,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村里的雏鸡贩育大户刘岩山成立了互助雏鸡孵化场,投资130万元,引进孵化机11台。投入生产以来,先后从陕西、兰州引进良种种蛋68万枚,孵化雏鸡44.2万只。该孵化场的建立,彻底改变了雏鸡全部依赖外地供给的状况,并有效防止了疫情的传入,保障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在,孵化场里的鸡苗全部供给当地的雏鸡贩育大户,在育雏户家经过短暂的饲养之后,再销往周边及平安、乐都、湟中等地。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