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生态养殖打响无公害金字招牌


 
  人物:嘉兴市大运河生态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建军

  这段时间,嘉兴市大运河生态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张建军忙得不可开交。“今年我想再建一个年出栏生猪一万多头的生态养殖小区,地址已经选好。听说有一种母猪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备十分先进,这几天我正和厂家联系准备购买。”4月7日上午,在位于新塍镇的生猪养殖基地,正忙着和顾客谈生意的张建军告诉记者。

  毕业于金华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张建军,从事生猪养殖已经20多年,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资深猪倌”。“你给猪什么样的待遇,猪就会给你什么样的回报,这么多年干下来,我感觉科学养猪、生态环保十分重要。” 张建军说,现在他所养殖的生猪全部住“小区”、穿“名牌”、上保险。养殖基地的猪均采用优良品种实行自繁自育自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综合防疫,并对环境污染严格控制。

  走进张建军的生态养殖小区,记者看到生猪房、待配室、产房等都一一分开,养殖十分规范,猪舍内还配有自动饮水器、温度计等。由于生态养殖,走专业化、品牌化道路,如今张建军的养殖基地产出的“秀州”牌猪肉已经颇有名气,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养殖生猪多年,猪粪和猪尿的排放问题,一直让张建军十分头痛。为此,2004年,张建军特意在养殖基地建起了一个30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一个占地240平方米的干粪堆积发酵房。同时开建鱼塘、蚯蚓养殖场,种植果树苗木,形成了“猪—沼—渔—果”立体生态畜牧业模式,有效解决了生猪养殖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

  记者在张建军的带领下来到养殖场的食堂,只见他熟练地打开沼气灶开关,“啪”的一声,蓝色的火苗马上蹿了上来。“你看这火旺吧,我们食堂里烧水、做饭,猪舍里照明、取暖都是用这沼气,一年能节省不少开支呢。”张建军开心地说,干粪制成有机肥,粪污水制成沼气用于生产生活,现在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粪水经过沼气池处理后排放出来COD含量还是偏高,所以在这次新建的养殖小区内,我们要建一块50多亩的湿地,通过湿地过滤,实现生猪养殖污染零排放。”张建军告诉记者,以后发展生猪养殖,他要做到环保先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长足的发展。争创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进行猪肉深加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2008年,张建军正在创业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进。

  【创业感言】 “搞特色农业,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科技、着力于绿色生态,养猪也不例外。”张建军说,扩大养殖规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品牌为产品带来的附加值也让他看到了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但看准市场需求,积极与相关科研技术单位合作,发展生态养殖,才能真正打响秀洲生猪养殖业无公害的金字招牌。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