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蒙牛万头奶牛牧场项目诠释“蒙牛速度”

  
  12月7日,随着一批满载3000头体型健壮的澳大利亚纯种奶牛的卡车浩浩荡荡地驶入塞北蒙牛万头奶牛牧场,标志着塞北蒙牛万头奶牛牧场项目一期工程竣工。该项目当年立项、当年设计、当年首期建设完工的惊人之举,再次诠释了“蒙牛发展速度”。

  蒙牛产品自1999年4月份上市以来,在短短的八年中,蒙牛集团迅速壮大,2004年销售额达到92亿元,成为全国乳品行业发展最快的特大型乳制品生产“巨头”。本着扩大优质奶源生产基地和提升塞北管理区奶业生产水平“双赢”目的,2005年10月13日,蒙牛集团与塞北管理区正式签约建设塞北蒙牛万头奶牛牧场。项目总投资2.6亿元,占地1025亩,按照绿色牛奶要求,建设设备先进、管理领先的科技牧场、乳制品生产线和饲料加工厂。该项目今年上半年申请立项、设计,7月25日奠基,8月5日正式开工,经130多天紧张施工,于近日顺利迎接从澳大利亚引进的3000头奶牛入住。

  笔者在塞北管理区前新房村南看到,三面群山环抱间,一栋栋排列有序的钢架牛舍,天蓝色的顶篷,与大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诗情画意,令人陶醉。“那就是奶牛的家。”塞北蒙牛万头奶牛牧场项目负责人冯海军介绍说,在市、管理区的大力支持下,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一期总投资1.3亿元,完成办公楼、餐厅和职工公寓各一幢,11栋牛舍54000平方米,建设36000立方米青贮池3座,围墙1500米,道路硬化200米,完成青贮4000多吨,贮存青干草4000多吨。塞北管理区在前期为项目区实施了水、电、路的三通工程,打机井5眼,铺设管道1600多米,配备变压器3台,架设线路5000多米,修建道路100余米。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该牧场将采用胚胎移植、性别鉴定等高新技术进行奶牛的良种繁育。奶牛实行全舍饲散栏饲养,全部饲料由全混日粮搅拌车自动饲喂;同时将并列式、转盘式、管道式、机器人等挤奶方式集于一体,改变单一的挤奶模式。牧场还将为蒙牛集团生产高端奶,计划在2008年开工建设一座以优质绿色奶源为主、生产今年获世界奶业大会金奖产品“特仑苏”的乳品加工厂。

  粪污处理区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为实现奶牛循环养殖模式,达到粪便零排放的目标要求,牧场投资3000万元,建设一座沼气发电厂,从而实现粪便沼气发电、沼液灌溉农田、沼渣生产有机肥的良性养殖循环模式,年污粪处理能力达15万吨。

  据悉,到2007年底,牧场奶牛总数将达到1万头规模。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荷斯坦母牛犊3000余头,为企业提供优质鲜奶6.4万吨,年可实现收入1.7亿多元,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仅区域内农民通过种植饲草一项,年可获得7300万元的收入,超过15000户农民受益。将有力带动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我市奶牛业整体的优化升级。

相关文章

​ ​